近期,在我國南方的部分城市中,發生了基孔肯雅熱的輸入性疫情,并進一步引發了本地傳播。在疫情高峰時,佛山單日新增病例達到了647例,引發社會對蚊媒傳染病的廣泛關注。目前,相關部門已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強化蚊媒監測與防控措施。
該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稱“花蚊子”)的叮咬進行傳播。鑒于此,防蚊措施成為了預防疾病擴散的關鍵手段。
在此之前,許多民眾對這種疾病并不熟悉。
實際上,基孔肯雅熱病毒并非新興的傳染病。它最早于1952年在非洲坦桑尼亞被確認,其名稱源自當地語言中的“Chikungunya”,意為“彎腰曲背”,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劇烈關節疼痛而呈現的姿態。
2025年初,基孔肯雅熱疫情首先在法屬留尼汪島爆發,隨后迅速擴散至馬約特島、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索馬里、肯尼亞等多個非洲國家和地區。
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基孔肯雅熱的本地傳播,主要發生在美洲、亞洲和非洲,累及地區與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相近。我國白紋伊蚊分布范圍廣泛,適合病毒快速傳播的蚊媒活躍期長,存在“輸入性病例-本地傳播流行”模式。
疫情蔓延速度之快,令不少人開始擔憂:基孔肯雅熱病毒是否會演變為大范圍爆發?但總體來看,公眾無需過度恐慌,可能性較小。
首先,從傳播途徑來看,基孔肯雅病毒不會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必須依賴伊蚊作為中間媒介,這一特性大大降低了人際間快速擴散的風險。
其次,盡管人群對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但該病真實致死率極低通常低于0.1%。大多數患者在經過對癥治療后可完全康復,且感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那么,是否意味著我們只需靜待“風口”過去便可高枕無憂?顯然并非如此。
前文提到,導致基孔肯雅熱傳播的罪魁禍首是伊蚊,而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常見病毒均為蚊媒傳播的傳染病,且流行區域重疊,臨床表現也頗為相似——如突發高熱、頭痛、肌肉關節痛、皮疹等,極易造成誤診或漏診,給公共衛生防控帶來挑戰。
盡管這些疾病的致死率普遍較低,多數患者預后良好,但它們往往“輪番上陣”、交替流行,尤其在夏季高溫多雨、蚊蟲滋生的季節,疫情風險持續攀升,不僅加重醫療系統負擔,也對居民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困擾,甚至影響旅游和經濟發展。
因此,由蚊子傳播的流行病將成為公共衛生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而蚊子,將會成為我們日后長期重點防范的目標。
要防范,首先要了解導致蚊媒傳染病越來越嚴重的原因,簡單來說有四點:
第一,氣候變化。氣溫升高讓蚊子繁殖更快,活動范圍也不斷擴大,原本寒冷的地區也開始出現蚊蟲,增加了傳播風險。
第二,城市化加快。城市人口密集,為“人→蚊→人”的傳播鏈提供了便利。同時,城市中的人工湖、景觀水體、花盆積水等,都成了蚊子的繁殖溫床。
第三,蚊蟲適應性增強。長期使用殺蟲劑使不少蚊子產生了抗藥性,而白紋伊蚊的活動時間更是與人類相似,傳統的夜間防蚊手段(如蚊帳)難以有效應對。
人員和貨物流動加快。國際旅行和貿易頻繁,感染者可能在無癥狀期將病毒帶入新地區,或通過攜帶蚊卵的貨物(如廢舊輪胎、植物)引入外來蚊種,一旦與本地蚊媒和易感人群結合,極易引發本地傳播。
想要阻斷蚊媒疾病,最關鍵的措施就是滅蚊防蚊。
“滅蚊”方面,最有效且可持續的方法是清除孳生地,定期清理家中及周邊環境的積水,及時清運垃圾、疏通排水溝,能從根本上壓縮蚊蟲的生存空間,是最經濟、環保且長效的防控手段。
此外,科技手段也為蚊媒控制提供了新思路。例如,通過釋放經過基因改造或攜帶沃爾巴克氏體(Wolbachia)細菌的雄性蚊子,使其與野生雌蚊交配后無法產生可孵化的后代,從而實現蚊群數量的逐步下降。這種“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控技術已在多個國家試點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且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被視為未來城市蚊媒控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不過鑒于蚊子的習性和特點,我們只能盡量減少它們的出現,卻很難真正地徹底根除它們。
因此,個人防護,也成為了阻斷病毒傳播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滅蚊拍、防蚊貼、蚊香液、電蚊拍、驅蚊燈……各類防蚊產品層出不窮,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健康與安寧。而這些高效、便捷的防護用品背后,離不開現代制造業的精密工藝與可靠技術支撐。
以電蚊拍、驅蚊器外殼、防蚊噴霧瓶蓋、超聲波驅蚊器組件等產品為例,它們對塑料件的密封性、強度和外觀精度要求極高——既要耐用防摔,又要無縫貼合,確保使用安全。傳統粘接或螺絲組裝方式不僅效率低,還可能影響產品美觀與防水性能,而超聲波焊接技術則成為行業新選擇。
以廣東珠海的一家民族企業為例,珠海靈科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科超聲波”)研發的超聲波焊接機通過高頻振動波實現塑料件分子級融合,實現無針無膠、快速精準的牢固焊接。
據介紹,靈科超聲波焊接機焊接過程潔凈環保,無需耗材,焊點平整美觀,完美適用于各類防蚊滅蚊產品的精密組裝。無論是復雜結構的電蚊拍網格,還是高密封要求的驅蚊液瓶組件,靈科超聲波焊接機都能高效完成,確保每一件產品都安全可靠、品質如一。
不僅如此,靈科超聲波焊接機具備自動化集成能力強、穩定性高、操作簡便等優勢,廣泛應用于醫療、電子、日化及健康防護產品制造領域,助力企業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綜合成本,滿足大規模防疫物資的生產需求。
從源頭滅蚊,到終端防護,科技始終是人類對抗蚊媒疾病最有力的武器。而靈科超聲波,正以創新技術默默守護每一件防蚊產品的品質防線——焊得牢,防得住,健康更安心。
歸根結底,蚊媒疾病的防控是一場“持久戰”,既需要政府主導的環境治理、專業監測與科技干預,也離不開每個人的積極參與。清除一盆積水、噴一次驅蚊液、關好一扇紗窗,看似微小,卻是防控體系中的關鍵一環。
防蚊無小事,健康靠大家。只有將科學防控融入日常生活,形成全民共治的常態機制,才能真正實現“小措施,大預防”,讓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不再成為城市健康的潛在威脅。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