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伍浩表示,從未來趨勢看,中國吸引外商投資優勢顯著、空間廣闊。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中國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全球局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經濟仍保持長期向好,為外資提供巨大發展空間和可預期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我國產業體系完備,上下游產業鏈配套能力強,擁有龐大的高素質產業工人與人才隊伍,為外資企業提升研發實力、夯實全球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僅如此,我國還具備良好、穩定且連續的外商投資政策環境。比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從擴大市場準入、暢通創新要素流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等方面,采取務實措施,更大力度吸引外資;去年8月份,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提出六方面共24條政策措施,旨在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提高投資促進工作水平,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副所長盛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宏觀政策的貫徹落實,中國發展的紅利會進一步向國際市場釋放。
從地方看,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的政策舉措也正在陸續籌劃、落實中。比如,近日,深圳市第七批跨國公司總部企業認定申報已啟動,這是《深圳市鼓勵跨國公司設立總部企業辦法(修訂版)》今年1月19日正式施行后,深圳首次開展跨國公司總部企業認定申報;3月15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外資研發中心提升計劃》中,明確提出了“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外資研發中心加強開放創新”等九大方面具體措施。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張麗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深圳、上海等多地采取的務實舉措,既是對頂層設計的積極回應,也是在充分考慮本地優勢基礎上的主動作為,展示了地方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吸引外資的決心,有助于提升國際化水平和競爭力。
外資對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不僅能彌補內部建設資金的短缺,帶動地方投資增長,為地方企業發展提供更多資金籌措途徑,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就業壓力,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貢獻力量。
談及今后外資的吸引和利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外資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地方政府要提高認識,更好地支持外商投資與國內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借助政策給予外資合法合理的優惠,讓發展成果公平惠及各類企業。同時,要加強與海外的經貿往來,增強海外投資中國的信心。(本報記者 侯捷寧 見習記者 寇佳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