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在貴陽舉行貴州省推動“口袋公園”建設 提升城市活力空間新聞發布會。近年來,貴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牢抓住讓群眾宜居安居這個基點,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城市建設中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努力擴大公共空間,增加群眾身邊的口袋公園,讓群眾有休閑、健身、娛樂的地方,讓城市成為老百姓宜業宜居的樂園。
貴州將“口袋公園”建設作為全省城市園林綠化重點目標任務,多措并舉,加快推進。
一是加強政策指導,先后制定印發《貴州省小微公園(口袋公園)設計與建設管理標準》《貴州省城鎮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貴州省園林綠化管護規范》《貴州省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等標準規范及政策文件,結合城市體檢、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及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指導各地優化城市綠地系統布局,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設計,大力推動“口袋公園”建設。
二是加強資金支持,自2022年起,貴州連續三年每年安排2000萬元,支持全省新建改建“口袋公園”146個。
三是加強用地保障,指導各地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過程中,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編制單位,爭取城市公園綠地建設用地指標。對各縣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提出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原則,構建城市公園體系,保障公園綠地建設用地。截至2024年底,我省已有“口袋公園”674個。
下一步,貴州將持續推動“口袋公園”建設,為百姓打造美好生活空間,為城市提供創造價值的生態基礎設施。一是推動各地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加快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和公園體系規劃,進一步優化公園綠地布局,提高城市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二是結合城市更新工作,通過城市體檢,梳理城區存量空間,以服務群眾身邊“口袋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綠道等小環境提升改造為目標,推動公園綠地多場景建設,滿足百姓對休閑娛樂、文化體育、科普教育等功能需求,推動城市向更加綠色、健康、人文的方向發展。三是探索建立共謀共治共享新模式。在資金上,積極爭取中央、省及地方財政支持,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建設。在項目策劃上,更加注重居民參與策劃、建設、使用和維護,推動社區居委會、各界組織和周邊商戶共同支持“口袋公園”建設,讓綠地空間融入百姓日常,實現“推窗見綠”“出門進園”。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