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瀟湘,才聚夫夷。4月5日,邵陽縣第三屆人才發展暨湘商回歸、返鄉創業大會成功舉行!據悉,現場簽約了8個校地合作項目、32個湘商回歸項目、120個返鄉創業、133個愛心鄉賢主動認領公益項目。
圖一:大會現場圖
當天,共有400多位院士專家、企業精英、優秀鄉賢相聚一堂,共謀發展、共商合作、共贏未來。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校長、邵陽縣鄉村振興教育培訓顧問團團長、夫夷引才大使毛軍發,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易洪海、縣委書記袁勝良分別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周玉祥致歡迎詞。
圖二: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校長、邵陽縣鄉村振興教育培訓顧問團團長、夫夷引才大使毛軍發
會上,袁勝良書記致辭演講說:自首屆人才發展大會召開以來,邵陽縣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全面實施人才強縣戰略,以百川歸海的胸襟、千金買骨的舉措、三顧茅廬的誠意,集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今的人才發展大會,資金、技術、信息在這里匯聚,鄉情、友情、商情在這里交融,已成為邵陽縣招才聚智、對外開放的閃亮品牌,奮發趕超、蓬勃發展的磅礴力量。
圖三:邵陽縣縣委書記袁勝良
袁勝良書記說,本次大會是一場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鄉賢群英會”。邵陽縣人杰地靈、鐘靈毓秀、英才輩出,從這里走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等一大批科學翹楚,全球邵商主席、上市公司董事長等一大批商界精英,體壇冠軍、民族音樂家等一大批文體俊杰。是一場家國情懷、可歌可頌的“發展促進會”。人才發展大會,搭建鄉情友情商情與家鄉建設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十大鄉村振興顧問團應運而生,“一會兩訪”“六個一”活動深入開展,把廣大鄉賢緊緊地凝聚在一起,或出謀獻策、或牽線搭橋、或招才引資,為家鄉建設發展鼓勁加油、添磚加瓦。是一場春燕歸巢、返鄉創業的“精英比武會”。如今,一批土生土長的邵陽縣人,聞著家鄉泥土的芬芳,跳出“龍門”又返“農門”,開著新農機,玩轉新農技,兩年來,4萬多在外游子踏燕而歸、披荊斬棘、逐浪商海,創辦市場主體6893家,投資鄉村項目1.1萬多個。
圖四:邵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易洪海
邵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易洪海演講時說,近年來,邵陽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落實“寶慶人才行動計劃”,開展“五大人才行動”,不斷完善“1+16”人才政策體系,以人才推事業,以事業助人才,聚焦“引育用留”全過程,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在人才強市戰略的驅動下,邵陽發展的動力越來越足,發展的環境越來越優,發展前景越來越廣。易洪海表示,熱切期盼各位專家、領導、企業家及廣大鄉賢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邵陽的發展,積極為我們把脈問診、建言獻策,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和影響,發揮好“雙招雙引”橋梁紐帶作用,爭當服務家鄉的“領頭雁”,將市內外的邵陽人凝聚起來,推動湘商回歸、返鄉創業,參與、支持家鄉的建設。同時,希望邵陽縣能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樹牢重才、愛才的理念意識,健全求才、聚才的體制機制,提升用才、興才的治理能力,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務生態,為廣大人才創新創業、安心安身,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舒心的環境、最暖心的關懷,讓各路英才在邵陽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圖五:邵陽縣人才發展暨湘端回歸返鄉創業高峰對話
會議期間,邵陽縣還舉行了人才發展暨湘商回歸返鄉創業高峰對話。王永、劉黎明、王煒、鄭建新、王超祥、黎仁寅、易定宏、唐未德、李惠海、羅長林、唐凱等來自科技、教育、商業、文旅行業的精英們,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交流,為邵陽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會上,縣委書記袁勝良為新增選的人才培訓、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總顧問、顧問團團長、副團長及顧問頒發聘書;毛軍發及縣委常委會議組成成員為24名夫夷人才發放“夫夷人才卡”及證書;為25人頒發了返鄉創業貢獻獎及榮譽證書。
據悉,2023年邵陽縣全面實施“人才興縣”戰略,著力打造近悅遠來人才高地,出臺力度空前的18條人才新政,設立10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建成“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386套。設立人才編制周轉池,調劑編制招引急需緊缺人才,通過簡化招考程序,擇優錄取,招攬緊缺人才24人。幫助解決引進人才子女就學、配偶安置、體檢就診等“關鍵小事”,讓廣大人才在我縣安身安心安業。立足創新驅動,圍繞油茶、新材料、新經濟等主導產業開展“雙招雙引”,2023年以來,全縣共簽約產業項目56個,簽約金額125.3億元;引進產業技術團隊11個、博士碩士研究生121人、高技能人才47人,建立專家工作站、研究中心5個。充分利用在外鄉賢資源,引導各類鄉賢主動參與公益事業、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同時,在全省率先打造農業經理人培訓示范基地、鄉村工匠培訓基地,該做法成功入選中央專項彩票公益基金典型案例。【北京會盟咨詢有限公司編輯、供稿】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