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龍華,承載著豐富的歷史積淀,紅色文化、江南文化與海派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作為革命歷史的見證地,龍華的紅色文化深植其骨髓。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烈士紀念日設立10周年之際,9月23日下午,“人民不會忘記”草地音樂會暨徐匯區龍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龍華頌·文化街區”品牌發布會在龍華烈士陵園舉辦。徐匯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懿出席活動。
作為一場融合思想性、藝術性與觀賞性的盛宴,“人民不會忘記”草地音樂會構成了“龍華頌·文化街區”紅色文化主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活動現場,在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中,全場觀眾高唱國歌,愛國氛圍濃厚。
活動分為“信仰的召喚”“信念的堅守”“勝利的奮爭”“人民不會忘記”四個篇章,節目豐富多彩,通過詩朗誦、獨唱、器樂重奏等多種形式,深情詮釋了英雄精神、革命信念、勝利奮斗以及人民對英雄的銘記。
其中,《英雄》《龍華塔》《七律長征》《保衛黃河》等作品展現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我和我的祖國》《英雄贊歌》《紅旗頌》等則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及革命勝利的喜悅。最后,以《不忘初心》和《國際歌》收尾,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革命理想的永恒追求。
與此同時,為更廣泛地推廣和傳播紅色文化,紅色人文行走導師團也應運而生。該導師團匯聚了龍華烈士陵園的專業講解員、“滬上戎光”優秀退役軍人志愿者成員、熱心的龍華志愿者代表、“益加藝”志愿者團隊的精英以及“龍傳人”代表等多元力量,他們各展所長,以獨特的方式共同繪就龍華紅色文化的新篇章。
此外,本次活動還依托轄區內龍華烈士陵園、上海京劇院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為市民與游客精心打造了紅色人文行走線路導覽圖,將街區內的紅色文化景點巧妙串聯,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深入感受紅色文化、探尋龍華紅色歷史、體悟信仰與精神力量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來,在徐匯區委宣傳部的指導下,龍華街道依據《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建設導則》,依托地域特色與優勢,以文化為魂,歷史為基,創新為力,傾力打造“龍華頌·文化街區”。
在此過程中,龍華街道巧妙地將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工業文化、科創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融入社區治理與市民生活的各個層面,成功塑造了一個文化韻味濃厚、獨具魅力的特色街區典范。
龍華頌英烈(紅色文化),依托龍華烈士陵園,將開展“龍華頌”行走、“龍華魂”教育及“龍華誦”音樂誦讀會,傳承紅色記憶與英烈精神,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深化教育影響。龍華宋江南(江南文化),通過國家級非遺龍華廟會、“小京繼人”京劇進校園、朵云軒非遺傳承及塔影藝術空間等項目,展現江南文化底蘊,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融合。龍華新海派(海派文化),將利用西岸數字谷等資源,舉辦藝術分享沙龍,實施“社會大美育濱江秀場”等項目,推動藝術與社區、商業、體育的融合發展。龍華見未來(科創文化),聚焦西岸區域發展,計劃舉辦“咖啡&Tea”文化生活節及高質量發展圓桌會議等,促進產業升級,優化營商環境,探索未來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文化賦能舉措將通過聯動區域內的文化單位、教育機構、共建伙伴及公共空間共同協作得以實現。這一創新性的合作模式,不僅鮮明地展現了龍華街道在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創新社區治理上的探索與提升。
龍華街道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秉持“以文為核,以文化人”的核心理念,全面盤活街區內各類文化服務資源,大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建設,讓市民在親身體驗中深切感受到文化的獨特魅力,共同為“建設新徐匯 奮進新征程”貢獻龍華力量。
此次活動由上海市總工會、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徐匯區委宣傳部(區精神文明辦)、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徐匯區龍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上海市工人文化宮主辦,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徐匯區文化和旅游局、徐匯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相關單位協辦。(上海市徐匯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