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7年4月至7月加拿大維多利亞國家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徐悲鴻畫展之后,于1991年5月至7月舉辦了馬欣樂繪畫藝術展,其間并舉辦一次趙少昂畫展,這是該館有史以來唯獨舉辦過的三次中國畫展,也足見欣樂的繪畫藝術在北美畫壇所受的青睞。
1991年 馬欣樂在加拿大維多利亞美術館舉辦畫展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大宛即當今新疆伊犁一帶,七八十年代欣樂曾在臨摹學習徐悲鴻畫馬的基礎上,數次西上捕捉杜甫的詩意,伊犁草原,天山角下,錫林格勒大草原,踏遍鐵蹄,畫了大量的寫生,體驗大自然里俊馬的自由自在及龍馬神韻。正如他所說的“我畫馬是覺得馬不同于一般的動物,它的完美除了其英俊的儀容、疾弛的雄姿,更具有一種親善人類的人格美和靈性。”尤其杜甫詩中的馬,瘦骨鋒梭,氣宇軒昂,在欣樂的筆下全然是一種意志、力量、勇氣和成功的集中體現。
2003年春在徐悲鴻紀念館與廖靜文老師觀看新作
翻看著他近年的繪畫成果,一幅幅筆墨精美的作品,我仿佛又返回到半個多世紀以前,再次看到了悲鴻在伏案作畫,他弓起身子在用潑墨揮寫著奔馬那飄動的鬃毛和尾巴……像悲鴻所經歷的藝術之路,欣樂在七八十年代學習中國畫,九十年代初又在美國學習油畫,并取得西方藝術碩士學位,在研究色彩與造型方面頗具造詣,這使其中國繪畫的表現手法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他以瀟灑的筆墨來表現馬的結構、外在美和精神氣韻,自如地抒發其內心的俊逸曠野之氣,體現大詩人杜甫的詩魂。俊馬雄強剽悍,忠誠而溫馴,素性無羈,驍騰勇猛,是一往直前,戰無不勝的象徽,正如當年悲鴻畫馬來激勵國人,冀望祖國日新月異的強大和繁榮昌盛。
馳騁萬里百駿圖 馬欣樂
我喜歡欣樂的馬,造型優美又傳神生動,尤其這幅長卷《馳騁萬里圖》,以寫意的筆法描繪了馬的千姿百態和內在神韻。其用筆有的墨色酣暢,揮灑淋漓,流暢中見凝重,剛柔相濟;有的筆墨蒼老,線條遒勁,表現奔馬的速度典剛健的個性。整個長卷構圖縝密,氣勢恢宏,渾然一體又富于變化,形成動靜相宜,快慢相濟,有松有緊,跌宕起伏的動勢,給人以萬馬奔騰和穿越心靈的震撼力。“藝無止境”,愿欣樂能夠創作更多更美的畫卷!
“馳騁萬里 - 黃胄馬欣樂師生畫展” 2025年9月27日開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