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一套播出的《中國中醫藥大會》第九期《備急有方》節目,介紹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重點學科臨床中藥學學科帶頭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冰團隊的研發成果:他們通過現代科研方法,提取傳統藥食兩用植物菊苣中的有效成分,將其應用于急癥痛風的治療中。

上世紀90年代,張冰教授參加下鄉醫療,了解到當地群眾使用菊苣泡茶治療消渴癥。從那時起,研究菊苣的藥性并以現代化的科研手段將其確認并表現出來,成為張冰教授職業生涯中的最重要目標。在三十年的苦心鉆研過程中,她帶領團隊找到鵪鶉為模型,完全模擬人類高尿酸水平及代謝水平的特點,證實菊苣提取物具有能夠有效消除關節痛風癥狀的效果,并建立了整體的中醫證候的器官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研究平臺,為中藥降尿酸進行臨床闡釋。
節目現場,張冰教授的恩師-國醫大師顏正華及多位中醫藥行業專家對該團隊的研究表示肯定,并期待其在臨床實踐中發揮更大的效用。

據介紹,2023年10月,張冰教授團隊發明的“菊苣水提物的新用途”榮獲了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同年11月,由知岐健康產業集團聯合北京中醫藥大學張冰教授課題組共同完成的“藥食同源菊苣功能食品的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這意味著,在三十年的閉門科研之后,張冰教授的科研成果初步實現了產業化轉換,菊苣從田間地頭的一種普通食材,變身為走入千家萬戶的健康食品。目前,張冰教授團隊聯合知岐健康集團,已從菊苣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功能化妝品、一類新藥等4大類別進行全產品鏈布局,進一步拓展菊苣的藥學用途和商業價值。
將菊苣從一種普通食材變為健康食品,并初步實現了產業化,這是張冰教授三十年心力澆灌而出的科研成果。這一項研究成果,展現了傳統中醫藥學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無限潛力,為傳統中醫藥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也為世界范圍內的中醫藥研究提供了寶貴經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