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京9月5日消息(記者莊濱濱)江蘇張家港保稅區作為全國木材集散地與交易中心之一,從事木材銷售的經營主體有2400余家。今年年初,張家港保稅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批量舉報,反映49家經營戶在電商平臺銷售木材商品時,標注的等級、直徑、含水率等屬性信息缺乏依據,涉嫌發布虛假廣告。該局調查發現,涉事經營戶雖在信息標注的嚴謹性上存在不足,但均系初次違法、情節輕微,事發后主動整改,未造成危害后果,該局依法對涉案的49家經營戶不予處罰。案后,該局聯合當地木材協會,成立了木材消費調解工作站,搭建消費糾紛快速化解平臺,將行業自律與行政監管深度融合,為當地特色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輕微免罰”“過罰相當”“重違嚴懲”“事后回訪”……9月4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推行“執法+服務”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及相關典型案例。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姜偉介紹,《若干措施》包括5個部分,共20條具體措施。一是堅持預防先行,前端化解風險。通過推進合規經營指導、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探索特色監管指導、強化普法宣傳引導,提升經營主體的合規經營意識。二是堅持包容審慎,依法免罰輕罰。通過全面落實輕罰免罰規定、審慎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優化行政檢查方式、推行“信用+”漸進式執法、推進“簡案快辦”拓面提質,降低經營主體的經營成本和負擔。三是堅持規范裁量,促進過罰相當。通過建立案例指導制度、構建“文書+溝通”雙說理體系、開展過罰相當課題研究、構建數字化裁量基準體系,確保執法公正合理。四是堅持重違嚴懲,守牢安全底線。通過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強化行刑銜接、推進執法協作,形成全鏈條打擊違法犯罪合力。五是堅持跟蹤問效,做好閉環管理。通過推行“三書同達”制度、強化涉案經營主體跟蹤指導、推進信用修復高效響應、強化案件分析研判,提升綜合治理效能。
據介紹,省市場監管局將系統推進《若干措施》從“紙面”走向“地面”,確保經營主體有實感、得實惠、真受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