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宜商黃浦”營商環境主題周正式啟動。黃浦區發布了《2023年度黃浦區綜合營商環境發展報告》(又稱“營商環境白皮書”),通過科學客觀的第三方視角,把脈全區綜合營商環境,助力持續優化。
報告顯示,2023年,黃浦區聚焦“舒心發展、信心投資、安心經營、貼心服務、省心辦事”五個維度,對標世行B-Ready營商環境測評新標準、國家和上海營商環境新要求,著力打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數字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廣闊的舞臺,推動城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過去一年,黃浦區全面落實國家、上海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創新實施了“政務服務舒心暢辦”“政府監管無事不擾”“長三角政務通辦互認”“企業滿意度精準聚焦”四大專項行動,推出了住所網辦管理系統“企易注”、數字化智能規劃審批、長三角C9聯盟政務服務高頻事項跨省通辦、“放射機房一件事”等企業感受度高、有黃浦特色的營商新舉措,全面助力市場主體恢復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策舉措落地帶動市場活力持續煥發。報告顯示,2023年,黃浦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57.30億元,總量排名保持全市第二、中心城區第一;人均GDP貢獻達到62.56萬元/人,地均產出達到153.9億元/平方公里,經濟密度持續領跑;固定資產投資、實到外資增速全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上海全市領先,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到74家。
此外,報告聚焦國內外優化營商環境新趨勢,對標世行B-Ready指標體系、新修訂的《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結合黃浦產業發展需求,提出未來營商環境優化方向,包括將ESG理念融入營商環境優化體系,搭建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優化數字化技術應用舉措,推行Web3.0規范,推動健康監管下的金融服務創新,規范知識產權運營和保護等,進一步打造“宜商黃浦”新亮點。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黃浦始終以企業群眾感受度和滿意度為標尺,加強政務服務體系的一體化建設和舉措創新,共創“便企實事更加暖心”的營商環境。今年,黃浦區將立足區政務服務中心的綜合營商平臺功能,構建輻射全區的“1+9+10”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打造全面賦能營商環境的旗艦載體,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質效。
記者了解到,今后,黃浦區將以打造線下體驗旗艦店、政務服務跨省連鎖店、營商環境便利店為牽引,克服物理空間限制,推動9個專業分中心線上虛擬入駐、遠程幫辦覆蓋。同時,通過互動式、點單式的智能引導和咨詢服務,協同遠程虛擬窗口幫辦通道,推動知識庫、幫辦服務、數字庫全面賦能街道營商服務一線,提升標準化、延續性的政務服務產品供給能力,讓企業在一線窗口均能獲得如同“網購訂單”一樣的數字化產品包,體驗到高質量的幫辦服務。(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