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籌建于2009年9月,2010年2月10日正式對外營業,是興業銀行在內蒙古自治區的省級管理行,是自治區第5家入駐的股份制銀行。回眸十四年發展歷程,分行始終不忘“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為經濟建設多做貢獻”的初心與使命,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及金融監管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在全區各界興業銀行客戶的信任與支持下,與自治區“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同頻共振、相伴成長,十四年來累計投放各類信貸資金6972億元,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末,分行下轄包頭、鄂爾多斯、赤峰3家二級分行,40家分支機構,業務范圍覆蓋全區12盟市,分行各項存款余額772.7億元,較上年增長43.9億元,存款規模已連續七年穩居自治區股份制同業首位。分行各項貸款余額540.4億元,較上年增長24.4億元,貸款規模已連續五年穩居自治區股份制同業首位,服務實體企業近2.3萬戶,服務個人客戶超211萬人,在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廣袤草原上,跑出了興業速度、奉獻了興業力量、留下了興業足跡。
一、黨建引領發展,筑牢金融為民“興業魂”
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歷史。一代一代草原興業人風雨兼程、接續奮斗,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按照商業銀行規律辦實事、開新局。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分行堅持把主題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與分行中心工作相融互促,切實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成效。主題教育期間,累計開展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等420場次,參加總行主題教育讀書班集中輔導6期,舉辦分行黨委讀書班暨中心組理論學習6次,講授專題黨課30次。此外,加強作風建設,強化責任擔當,深入貫徹落實總行“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專項行動,廣泛開展管理部門與支行“結對子”幫扶,推動全行上下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同時,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以嚴的基調正風肅紀,厚植清廉金融文化根基,年內采取集中研討、集中學習等形式積極開展廉政微黨課56次,組織參觀內蒙古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引導黨員領導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并通過設立廉潔圖書角、電子顯示屏等方式,廣泛宣傳清廉金融文化。
二、扎根祖國北疆,爭當金融服務“主力軍”
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兩件大事”,堅定不移地走“區域+行業”特色經營之路,助力自治區“五大任務”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一是服務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建設。分行始終堅持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并重。助力自治區新能源發展,2023年累計投放新能源項目貸款20.1億元,申請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19.3億元。助力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年內落地全國首個跨省特高壓外送配套共享儲能電站。助力自治區能源保供,2023年累計向煤電行業投放55.6億元。同時,分行踐行全集團“全綠”轉型目標,積極助力傳統能源企業的清潔轉型。助力礦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抓住總行礦業權出讓金貸款專屬產品發布窗口期,成功落地全行首批礦業權出讓金貸款,支持區內龍頭民營煤炭企業整合蒙陜地區煤炭資源。
二是服務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圍繞自治區作為國家“糧倉”“奶罐”“肉庫”的定位,通過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有效服務鄉村振興。截至2023年末,分行涉農貸款余額161.1億元,較上年增幅44%。以“奶業振興”為例,分行針對奶牛養殖社會化牧場首家創設“先貸后押”模式,解決購牛難問題,先后創設“興牧貸”“經營興閃貸-牧場專屬”“興享貸”“興速貸(畜牧業專屬)”等系列產品。同時,結合區域市場及同業產品變化情況,以交易結算奶款數據為基礎,實現線下產品迭代升級線上化。截至2023年末,通過上述融資產品已累計為44個牧場投放11.1億元(其中2023當年累計投放6.7億元)。
三是服務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分行依托總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先發優勢,為自治區生態建設“含綠量”增色添彩。2023年聯合興業研究成功舉辦金融助力內蒙古“五大任務”發展研討會,從金融視角賦能產業發展。聚焦包頭市“全國林草碳匯試點示范城市”,與興業研究、包頭市林草局共同召開林草碳匯交流座談會。此外,分行“融智”支持包頭市申報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建設,榮獲包頭生態環境局和中國人民銀行包頭市分行聯合頒發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獎、氣候投融資突出貢獻產品獎。同時,創新綠色融資模式,年內成功落地全區首筆“節水貸”。
四是服務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建設。民營經濟是創造就業的“主力軍”,是穩定就業的“壓艙石”。分行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印發《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貫徹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細化落實28條具體舉措,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助力民企穩經濟、百姓穩就業。截至2023年末,分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159.5億元,較上年增幅14.5%。此外,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貫徹落實監管部門及總行消費者權益保護各項工作要求,踐行金融社會責任,全年累計開展宣教活動410場,制作宣教作品500余篇,并成功入選內蒙古監管局消保宣教團成員之一,監管公布分行考評結果較上一年度提升4個名次。同時,助力提升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防范能力,輔導11家法人機構發行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專項債114億元。
五是服務國家向北開放橋頭堡建設。分行深度融入國家及自治區“一帶一路”戰略,成立口岸業務專項工作組,強化組織保障,制定專項服務方案。2023年聯合甘其毛都口岸管委會、呼和浩特綜保區、鄂爾多斯綜保區等,開展10余次座談會,共同研究探討口岸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及智能化改造、口岸外貿企業發展等議題。2023年累計輔導口岸專項債項目7個,金額3億元;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突破26億元,連續兩年實現業務量翻番;跨境本外幣結算量34.8億美元,全區銀行業位列第五,套保率全區銀行業第二,并落地全區首單資本項目數字化試點業務。
三、踐行國之大者,全力寫好“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分行主動化“國之大者”為“行之要務”,專題召開黨委(擴大)會議進行學習貫徹,并制定了《學習宣傳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行動方案》,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科技金融方面,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分行認真落實自治區“科技興蒙”相關舉措,推動實施重點領域科創客群服務,全力支持科技強企、科技強區。一是用好用足興業銀行“技術流”評價體系。在客戶準入、授權管理等方面實行差異化政策,在授信方案設計上進行差異化組合,讓“技術流”轉化為“資金流”,2023年新增技術流授信客戶30戶,新增投放67億元,并落地全區首單科創票據5億元。二是服務中小科創企業做大做強。2023年實現分行首筆“投貸聯動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落地1000萬元,并落地呼和浩特市首筆“高科技人才創業貸款”1000萬元。截至2023年末,分行中小科創企業貸款余額13.5億元,較上年增長4.5億元,增幅49.3%。
綠色金融方面,“綠色”是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是自治區最鮮明的底色和特色,也是興業銀行最鮮亮的名片和優勢。服務自治區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離不開綠色金融活水的潤澤。分行發揮主流銀行的責任擔當,用綠色金融之筆,繪就祖國北疆亮麗畫卷。截至2023年末,分行綠色融資余額258.3億元,其中,綠色貸款余額128.6億元,較上年增長18.1億元;碳減排貸款達到23.3億元。
普惠金融方面,分行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完善普惠金融體制機制建設和落實各項補貼減免政策的基礎上,圍繞自治區能源、冶金、農牧等支柱產業,聚鏈成勢,做大做深普惠客群。截至2023年末,分行普惠貸款余額26.7億元,較上年增長7.1億元,增幅36%,貸款規模及增量穩居自治區股份制同業首位。此外,加快數字化產品推廣應用,有效解決普惠小微企業“短、頻、急”融資需求,截至2023年末,分行線上融資業務余額6.4億元,較上年增長3.1億元,增幅95.7%。
養老金融方面,老有所養已成為家國大事,發展養老金融正當其時。在線下,分行持續提升網點軟硬件的適老服務水平,網點設置了無障礙坡道、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緊急呼叫按鈕、應急求助電話等便老敬老設施,并為老年客戶開辟“綠色通道”。在線上,興業銀行遵循簡潔、易用、穩定、智能四大原則,打造手機銀行“安愉版”,形成“視”“聽”“觸”多感交互的陪伴式體驗。此外,作為首批獲得個人養老金業務開辦資格的商業銀行之一,搭建了全鏈路、一站式的養老金融服務生態,實現從“賬戶”到“產品”,再到“規劃”和“服務”的全方位配置。截至2023年末,分行累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近4.6萬戶,居市場前列。
數字金融方面,分行始終秉承“科技興行”基本方略,推動全行轉理念、促改革、增投入、強人才、夯底座、建平臺、搭場景、擴生態,積極“構建連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態賦能銀行”,切實答好高質量發展的“算”“數”題,探索數字金融服務新模式、新生態。一方面,持續發力興業普惠、興業管家、興業生活、錢大掌柜、銀銀平臺“五大線上平臺”,將金融服務融入自治區更多生產生活場景。另一方面,持續提升自主研發能力,2023年受理創新項目24項,自主研發比例為66.7%,其中包括代發工資、公共事業、資金監管、場景生態、線上融資、收單、公積金等領域,共計16項。
牢記初心十四載,感恩奮進啟新程!十四年草原興業人風華正茂,十四年草原興業人揚帆起航。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將不辜負金融強國的新時代,壯志凌云,信念如鐵;也不辜負“一流銀行百年興業”的遠大理想,腳踏實地,目光如炬;更不辜負美好生活的人民向往,銘記初心,真誠如故!
興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王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