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銅鼓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決策部署,牢牢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釋放活力、激發內力,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在優化營商環境上補短板、創特色、增優勢,傾力打造全省營商環境一等縣,推動銅鼓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好放的文章,以減證促簡政,放出發展活力。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面梳理行政審批事項,站在服務對象辦事便利角度,大力推進流程再造,最大程度做到“企業少跑腿、群眾少跑路”。一是開展“減證便民”改革行動,對縣本級68項涉企經營許可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優化審批服務等方式進行改革,對職能部門證明事項實行清單制管理,梳理公布縣直部門實施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83項;二是大力推行“容缺審批+承諾制”,梳理出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等34個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審批效率大幅提升,累計節約審批時限近65個工作日。大力壓縮項目審批環節,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環節從77項精減至39項、精減率49.35%,全面推行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一網通辦”率達到100%;三是推進綜合窗口建設,打破部門、事項、領域界限,將衛健、交通、林業等17個部門納入綜合受理窗口,確定624項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綜合窗口辦理,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的工作模式,實現了由“按事設窗”向“一窗受理”轉變。
規范管的方式,以寬嚴護環境,管出公平規范。堅持包容審慎、依法行政,精準掌握執法力度和溫度,為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一是設立“銅鼓縣府院聯動工作工業園區聯絡處”和“銅鼓縣人民法院重大項目法官工作室”,安排18個法官團隊與銅鼓87家企業對接,并安排法官團隊入駐法官工作室值班,用“收集問題+聯動處理問題+回訪”的方式,通過前移服務窗口、設立對接機制、強化服務理念,為企業防范化解法律風險,從源頭預防和減少企業矛盾,最大限度為企業提供司法服務;二是主動將司法服務前端化,針對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盤活閑置項目、處置“僵尸”企業時發現的勞資、借貸、產權等系列市場糾紛,充分發揮法院破產審判職能在完善市場主體拯救和退出機制中的積極作用,探索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新模式,高效穩妥處置企業破產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民營企業發展和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目前,全縣共受理破產案件3件,辦結2件,平均審限64天,平均處置債權203.44萬元;三是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大力推行跨部門聯合檢查,創新開展“綜合查一次”。2022年以來我縣26個平臺公開抽查事項清單567項,錄入檢查對象24373個,檢查人員424人,制定計劃 859個,制定聯合檢查計劃154個,線下聯合執法25 個,目前無“亮紅燈”現象,查對象非常滿意率達到99.22%,低風險市場主體“無事不擾”實現率93.06%。
提升服的質量,以省心換暖心,服出便利效率。以換位思考優化服務,以創新舉措服務發展。一是持續推進“非接觸式”辦稅繳費,基本實現企業辦稅繳費事項可網上辦理,匯集整合線上線下辦稅資源,推進高頻稅費事項“掌上辦”。優化發票事項“線上辦”,全縣自助辦稅終端統一部署上線增值稅普票代開自動審核、自動出票功能,拓展線上渠道增值稅電子發票代開功能。全縣非接觸式辦稅率達92.97%,其中電子稅務局業務量占比79.08%,自助辦稅終端業務量占比13.89%;二是進一步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登記限制,實施“一照多址”備案管理制度,推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系統,全面實施企業開辦“210”標準(2個環節、1天辦結、0費用),免費發放印章、電子營業執照、稅務Ukey,推行自助打印、免費郵寄等服務。今年1-10月,銅鼓縣市場主體新增2838家,同比增長11.4%,其中新設立企業1249戶,其中1202戶通過“一網通辦”提交辦理,占比達96.23%,實現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網上申領電子營業執照、辦證“零次跑”;三是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建立了縣鄉村三級“小贛事”幫代辦隊伍,開展政務服務“幫代辦”。今年以來,累計幫助企業群眾辦理各類事項近1400件,解答各類問題咨詢1.3萬余人次。深化“跨域通辦”改革,與湘贛鄂3省22縣開展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合作,與周邊修水縣、上栗縣、分宜縣和仙女湖等地簽訂“省內通辦”合作協議。線下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跨域通辦”服務專窗,線上開通“紅色傳承 綠色發展”湘鄂贛三省通辦系統,通過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等辦理方式,實現10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域通辦”。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