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詳細報道
平行論壇6:打造質量競爭力
時間:10:20—12:00
地點:海埂會堂山茶廳
記錄如下:
主持人:在進入話題之前我對質量話題做一個小小的示意,大家知道質量重要,為什么非常重要,中國制造全世界遍地開花,但是中國創造還起不來,是因為我們中國人的品質還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高度,中國很多對中國產品的認同還達不到我們想要的。因為我們出的太多中國人傷不起的事件,比如剛才說有毒奶粉、毒膠囊、毒大米,毒蔬菜、地溝油等等的質量事件,但是不代表我們整個群體,但是這個破壞比較大。我們更多的是質量的角度講,企業怎么提高質量競爭力。質量有兩種,狹義的質量是產品,廣義的質量包含了產品,企業的經營質量和管理質量。競爭力是什么呢?是這個企業包含幾個要素,競爭主體是誰,競爭要素,競爭能力,取得怎么樣的競爭優勢,一個企業通過質量、競爭主體來贏得優勢的能力叫質量競爭力,今天就這個問題我們六位嘉賓展開討論。
首先我給大家拋一個有點挑戰的議題。您對您的行業,我們今天有來自新華聯更多的是化工為主,但是多元化,還有房地產、礦業、投資、金融等等。還有孫總是做飲料行業的,鄭總是工業電器,葉總是醫藥,任總是家用電器,這些不同的行業,和民生關聯度非常大,我們說這個行業的質量怎么樣,滿分是十分。第二對您自己的行業,對自己的企業也打一個分數,滿分也是10分,我們看這兩個有什么差別。
傅軍:現在中國的企業都面臨很重要的,打造國營的產品質量,我認為從行業角度來說,新華聯集團是一個多元化的企業。我說一下我們最大的一個板塊化工,我看這個行業世界上幾家大的化工企業,中國還有一定差距。所以要給行業打分,最多8.5分。給我們自己打分9,大家知道新華聯集團做酒20年歷史了,云南的香格里拉藏秘等等都是我們的品牌,我們酒的銷售去年超過27億,酒的行業我們打分我估計9分。未來這個空間還是很大的。
主持人:謝謝傅總。兩個最主要的行業,酒和化工行業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化工行業,中國的化工和企業巨頭比8.5分也不低了。酒這個行業做得不錯,但是酒去年也出現很多風波例如塑化劑,但是對新華聯集團沒有什么影響,但是新華聯做了云南好幾個酒企,而且做得不錯。接下來我們請人民電器的鄭總。
鄭元豹:電器行業要打分6.5分,地產行業的要求標準,到現在國家的要求的標準高了,我們的分數也高起來了,從行業上微小企業、中小企業。從人民電器打分,每年反饋的信息,我們每年一百次產品,一千次產品回來五六次,所以打分是9.78分。這個問題上,我們總的還是標準提高,行業標準提高,和我們企業自身的標準提高,這個分數就高起來了。
主持人:謝謝鄭總,9.7分可不低,這是我們目前看到的最高分數,而且跟行業拉開了距離,這讓我們非常驚訝。您名字取得非常重要,人民代表廣大人民,為人民服務,這是毛主席的話,成了你們的廣告語多么的經典。我們新華聯集團名字也取得好。接下來葉總,您壓力會不會有點大,所有行業里邊最關注的質量安全可能就是食品行業,比食品受關注的就是醫藥行業,因為是要進入我們的身體,而且是治病的。我想問問天津天士力集團您怎么看待自己的企業和行業。
葉正良:天津天士力集團主要以現代中藥為主,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在中藥領域,我覺得我們行業隨著國家GAP的推進,打造了全鏈條的產業質量體系,我個人認為在藥品這個領域,由于我們我國很早抓GAP管理,如果沒有通過GAP是要關門的,他是完整的質量體系。我認為,他的涉及領域很多,各種各樣的藥材需要通過認證,我認為整個中藥行業行業打分打到7.5分左右,現在中藥的問題報了很多。我們企業我們自己打分打9分我們通過美國NDH認證,我們在引領中國、植物藥的國際標準,大家知道我們的中藥走入國際我們經過這么多年努力,我們說超一流的企業在制訂標準,我們在標準制訂方面是走在前邊的。今天這個水也是我們現在進入的領域。保健食品領域問題比較多,最多打6分就不錯了。我們制藥管理打8.5分。
主持人:掌聲感謝葉總,到現在位置行業最低分已經出現了,一個是6分,一個是7.5分,一個是保健品一個是藥品,行業打分不是自己打分,在社會當中自然有一個公益分數。但是您對自己的企業相對來說是比較看好的。接下來海爾集團的任總,海爾是我們的標桿企業,跟多人學習海爾。你給自己的企業和行業打個分數。
任賢金:從兩個方面,先介紹一下,第二是有一個廣義的質量,我把我的根據說一下。目前海爾公司去年收入1800億,我們在全球白電四種產品全球銷量第一。第二名LG。在海外的市場國際的品牌家電產品10件我們占了8件。資金的周轉天數,對我們公司來講,我們不壓貨。要打一個分,現在國家做一個質量評選,是國家質量總局發起,全國各行各業評。前天我剛從北京回來,參加了最后一次現場答辯陳述,那個分是9.3,但是是一個廣義的,包括四個方面,一個是質量提升,一個是技術創新,第三是品牌影響力,第四是效益。四個方面我們是第一。
主持人:分數您還沒有說話?
任賢金:9.3,是專家給的。
主持人:行業的分數呢?
任賢金:8分吧。
主持人:我們為海爾感到驕傲,因為超過的這么多優秀企業,去年是90多億的利潤。樊總。
樊小剛:西子聯合控股三個板塊一個是電梯,電梯零部件,第三是鍋爐。第三是航空。打分首先講一個標準問題,這個標準會上還沒有定,我們平時是怎么定的?是以美國聯合技術公司他的金牌供應商,要求有四點:第一是品質要連續12個月達到零的PTM,連續12個月準時達標率百分之百,連續12個月按照客戶滿意度7問里面達到6分,精益評分達到20%以上。我認為西子聯合控股現在10分可以打9分,在這個行業能夠達到8.5分。為什么說這個分數,按照這個標準來說,分是改柯易再打高一些,因為西子聯合控股涉及的行業,全部都是特種設備,就包括電梯、起重機械、鍋爐、航空,這種行業如果品質不能做到9分以上,或者說在某一點不能做到8.5分以上,你會被淘汰。所以品質的理念在西子聯合控股已經形成的理念,我們經常說要花百分之百的時間來做1%的事情。謝謝。
主持人:西子很重視質量,您剛才講有12個月連續金牌供應商的標準來衡量,所以您這個打分還是有依據,科學。桀黠帶我們請云南的企業家,云南本土做普洱茶,大益普洱茶。
孫金熙:中國的茶產業發展整體層次比較低,首先工業化比低,另外一個企業規模小,在整個行業里邊,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的一個都沒有,再一個產業結構非常低,但是從未來發展看,這幾年發展增長速度非常快,現在我們中國人均飲茶量是1公斤,未來增加到3公斤。進入一個有序持續發展健康階段,我們企業今年有15億,現在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因為企業規模小,工業化程度低,所以行業的水平我打分7.5,大益可以達到8.5。
主持人:7.5左右,大益8.5左右,這個比較謙虛。剛才幾位講完了之后,我們對每個企業的狀況和行業有了了解,在座的企業都是非常優秀的標桿企業,你們也是很多人學習的標桿和榜樣。第二個環節,我們聽各位企業家講一下,比行業分數高,說明你們對質量把控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給大家介紹一下,分享一下,到底怎樣使自己的質量比別人更好的。
傅軍:剛才我跟大家介紹新華聯集團去年銷售是382億,今年應該在420億左右。在23年發展過程中,有了一定的規模、有了一定的影響,但是總得感覺,企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我們最近兩年提出了一個戰略,整個集團要從速度、規模轉型質量效益。第二個也是我們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的需要。剛才說我們中國的企業現在都面臨,包括央企,民營企業都面臨最大的問題,怎么打造自己的品牌,其實打造品牌有一個關鍵點,要有過硬的產品質量,沒有過硬的產品質量要打造品牌是不可能的。
在轉變的過程當中,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有幾個點:首先,增強全員質量意識,打造過硬的品質靠一個部門、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是一個系統的。必須要求每一個企業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員工,都有一個強烈的質量意識,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出去一個企業沒有好的產品品質,你那個企業肯定是會面臨問題,我們有些體會,過去有一些企業對于產品的品質,對自己行業的把關,認識不周,有時候產品合格率甚至只有85%,80%。我們有幾個強調,必須強調要達到95%,98%,這個過程是很殘酷的,這個過程需要每一個員工努力。
第二點,質量要從基層抓起來。比如說你的原料,我們云南的青稞,我們釀青稞酒,我們對青稞的要求非常高,必須是紫色的,飽滿度等等,不同的品種釀造出不同品種的酒,質量是不一樣的。包括五糧液、茅臺都是這樣。所以要從基層抓起。
第三質量的控制需要每一個環節把關。這個環節指向沒有達到,就不流向下一個環節,我們有這很多這樣的案例。有一些最關鍵的關節的環節老是上不去,有的把質量標準放低,達不到質量要求也放到下一個環節,最后質量就是有問題的。對于我們民營企業質量與工資、獎金緊密掛鉤,你合格率達不到98%就要扣工資、獎金,有的部門是85%,有的是95%,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標準。說一說還不行,必須要有明確的獎懲措施來保證質量控制。不同的企業在控制質量上都有一定的招,我們普遍的是這幾個方面,我認為是做得比較到位的。
主持人:非常感謝傅總,他們在理念上從速度、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從基礎性的源頭抓起,流程上每個環節把關及績效上質量和工資效益掛鉤。這幾招非常實在,非常有實效。
鄭元豹:人民電器質量做十年了,質量是一種教育學習,是一種理解領會。這一點,我們希望我們兩萬多的職工都理解,所以我們每一年8.18質量活動全面啟動,走訪各個廠家進行調查。第二質量就是我們企業的團隊思想觀念理念問題。沒有好的觀念、理念,沒有好的思想,就沒有好的質量。所以質量就是生命。很多的企業普及法律意識,我們民營企業學習法律,合同法、經濟發展等等,我們都要服從。第三個問題是,質量是一個全方位的,思想環境跟企業管理環境結合起來。沒有結合起來是達不到質量要求的,是精細化生產、精細化管理,三標合一。在每一個工序都有一個標準,我這個產品生產出來,這個工序是你做的有你的號。我們的現代企業管理跟ERP結合,所有的人在這個指標,你出問題就會發現他。我們的質量技術標準跟工藝標準我們要有定位,我們現在是國際的技術標準、工藝標準,我們國內的,國家的技術標準,行業的技術標準,企業的技術標準。我們20年以前的產品,體制大容量小,現在容量大體制小,這全是靠技術標準,后邊的標準國家的法律標準,跑不了。所以再好的技術,再好的公益,環境,產出一種全新產品,什么是全新產品,是雞蛋上沒有縫,一打開就不是新產品了。我們希望在座的企業能夠把質量做好,早日走向全世界。
主持人:謝謝鄭總,第一作為企業您把8.18作為質量節大力推行,我們國家有3.15消費者權益日,我想通過8.18我們也可以在自己的企業推廣,以這個來帶動質量管理的提升。企業標準要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應該是用戶標準,最高標準。現在有的企業是倒過,被迫的應對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甚至是地方標準。這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感謝您給我們提供的分享。接下來葉總。
主持人:我們也可以說說我們的困惑和難點。
葉正良:我有三個觀點:第一要有科技創新的力量,打造質量水平。第二通過國際化的戰略進一步接軌國際質量體系。第三通過企業文化營造質量文化的概念,提高質量的水平。具體的講,涉及到我們醫療領域,特別是中藥大的研究在科技方面還是不行。科學技術和你的裝備、人員技術相融合科技創新才能真正打造產品質量。第二國際化,跟國際的同、最高水平競爭,可以提高一的科技實力。只有人員水平提升了,質量競爭力,需要人才管理質量,知道評價體系,國際化的過程和科技的創新,提升整個員工的科技水平,才能真正打造質量體系。第三方面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里邊可以特別突出企業文化特色,就是質量文化。全員的質量文化和質量體系提升了,我們才能真正提升我們的產品質量。謝謝。
主持人:謝謝葉總,您談到的創新質量問題,人才和質量的問題,包括企業文化跟質量的問題。有的企業有首席質量官,我們企業有首席品牌官等等,首席質量官以質量標準來要求這個企業,來監督這個企業做一些事情,這個也很重要。遠東控股集團還有一個發明是,我們的產品是質監監造,每一個產品都經過他們的監督,這是打在我們的品牌宣傳上的。接下來請海爾的任總,分享一下。
任賢金:我對質量的理解,海爾是一個家電、家用消費品,這個質量尤其重要。我講兩個理解,第一,質量是一個狹義的質量到廣義的質量,再到互聯網時代下的質量。質量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第質量要做好,最根本的還是要人,你要把質量做好,關鍵是要把人的質量做好,人的質量高端的,制造企業來講,你生產線的工人、服務用戶的一線人員的質量。狹義的質量,企業的宣傳保修十年、八年,這是一個保修期的概念,對我們現在來講,要轉變成保證期的概念,美國和日本都是提出保證期,至少是兩年不壞,你壞了上門,但是保證期,要有一個保證期的體系,包括現在日本的標準,包括歐洲的標準,美國的標準。這些都是一個體系,這些體系來保證。狹義的質量,用戶不管你,他接觸產品從他進商場開始到他真正淘汰,他是全流程,廣義的質量的特點和狹義質量不一樣,廣義的質量是沒有標準的。廣義的質量最主要的,一個是服務,你的服務是廣義質量里邊,每一個企業要關注你產品的服務,服務做得好,做得壞,還有一些文化、理念。我一直在干服務,我在服務和質量管理部門,我對服務的理解,你要在想用戶在想什么,你要進行服務創新。最近我們在做什么呢?進行引用水質測試,我們免費測水質。再往前我們要給用戶做一些服務,包括交其他的費用,隨著服務的升級,實際上是用戶的需求不斷的升級,所以服務業應該是在不斷的升級。還有一個,既然是廣義服務,要有一個閉合的過程,企業的產品應該有一個優化的過程,用戶使用完了以后,用戶的感受、體驗對一個企業來講,你必須要轉化到設計。有的用戶抱怨洗衣機不轉,我們去看,洗衣機不是洗衣服他是洗其他的,他既然有這個需求我們就幫他們設計洗地瓜的洗衣機。所以廣義的質量除了服務是一個條件,另一個是優化、產品體驗不斷推進滿足需求。最后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你應該有適應互聯網的產品,互聯網的模式,互聯網的質量是什么?是交互是用戶的參與。互聯網用戶在網上你的質量,你在制造產品之前我們充分跟用戶溝通。德國的專家給我們解決一個問題,滾動洗衣機,他生銹,我們說過海可能是潮濕,但是人家不這么認為,參與進來之后,他用新的技術,他們事先參與他能解決這些問題。所有產品的上市要給你方案,有展品,說是展品,實際上是串聯的,檢測等等。設計的時候你要把所有的問題全部列到前邊去。
主持人:任總剛才講得很有新意,每一位嘉賓貢獻的對質量的新的理解,人我們對這個詞語認識更加有深度。我們聽聽西子原則院的樊院長對質量的看法。
樊小剛:西子聯合每年在年會上王水福董事長都會說一句話,就是他的主題,09年他說把產品賣到日本去,10年的時候因為說品質決定命運,11年是品質是和平占領市場最有效的武器。12年的時候出現了電器行業的一些問題是品質贏得尊嚴。13年從品質到品牌。西子的具體做法,其實我們西子有五年計劃,把品質單獨列為五年計劃的計劃機我們建立的西子五年品質規劃,每個公司有總質量師,會有一些境外的專家,專門挑品質的問題,董事長帶專家來抓品質的問題。我們進入航空,其實航空對品質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是說百分之多少,他相當于是0.2PTM,相當于是6.5,要求是非常高的,西子常年在推進ACG管理,我們的理論能夠從體系上保障品質。
第一產品要么是百分之百,要么是零,這最早是松下講的,產品的質量80%是設計出來的,剛才海爾的老總講逐步往前進行,但是設計就要把關,包括產品技術的設計和工藝流程的設計。還有就是品質是經營、問題是金礦。在整個品質上,用百分之百的時間解決1%的問題。所以西子在這方面有一些特殊的做法。
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西子有很多特殊的做法,而且給我們創了很多名言,百分之百的時間解決1%的問題,我們很多企業之間的差異就是1%的,大部分的企業都能做到99%,但是差異就在這1%。
樊小剛:在西方層進提出一個品質代價的問題,我們做到9.9%是3.8個PT,到百分之百6,在3.8PT的時候,他的劣質成本是在15%—25%,在這之間是一個凈化,如果我們能夠一次性把事情做對,對提高企業效率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按照對的方向把事情做對。非常重要。剛才有一句話說“質量問題要么是零要么是百分之百”。我們聽一下孫總對質量的把控,您的質量分數打得比較低,企業分數也是低,是不是你們或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孫金熙:質量是提升客戶忠誠度擴大企業影響力的最重要一項工作。我講兩點:我們是食品行業,我們重要的質量是原料質量技我們有兩個級地,都通過了國家的GAP認證,除了提供有機原料以外,茶葉種植、管理、鮮葉采摘技術規范,通過技術部認證,向茶農推廣。另外通過上百家戰略合作關系,他的技術標準、公益標準、質量控制標準都是我們大益制定的,他們必須按照我們的標準加工出來的毛茶我們才收,還是要交保證金,兩三年后發現他交的毛茶有問題我們還要扣保證金,所以我們毛茶控制很嚴格。茶葉一片一片經過人工來撿,所以我們質量上花的工作很大。我們每年3月份是質量月,有三個事必須做一個是金點子獎,第二有獎征文。第三質量管理演講競賽。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職工質量意識,普及質量管理意識,營造人人參與質量管理,提高質量管理的氛圍。第三服務質量,我們要為廣大客戶提供好的服務,怎么讓消費者方便的買到茶,怎么知道正確的沖泡、品飲。你做普洱茶投資收藏應該怎樣做,這是非常有技巧的,這些都是我們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全國有的經銷商,我們還建立了茶道院進行培訓。
主持人:謝謝,我們剩下有一個時間,做一搶答題,對中國企業質量問題的反思,很多企業說質量是生命線,質量怎么怎么重要,但是有很多說過這個話的企業最后還是出的問題,小的時候企業把控質量不錯,越的越難,這些問題請問各位,為什么中國企業目前還有這么我的質量問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給大家分析一下。
傅軍:這些年中國的產品質量,現在中國的食品,我們黨和政府要著力抓的一個方面。產品質量為什么一直不停的有事故出來,老百姓對中國的產品質量不放心,其實有深層次的原因。但是客觀上也能找出原因,比如說我們的市場經濟才20多年,企業的競爭還不充分,特別是公平競爭還不充分,因為很多企業是靠人的。為什么北京的霧霾那么嚴重?所以我們市場經濟20多年,市場競爭不充分,說明我們很多企業對產品質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我們政府的力度還不夠,法治還不健全,比如說產品質量法。任何一個國家,產品質量都有一個過程,一些發達國家50年前,100年前也有我們現在這樣的過程,但是大家堅定的走過來了。中國13億人口這么大的國家,我們有能力解決。要有質量的保證,我們不能干黑良心的事。再一個,現在我們的企業怎么考慮持續發展,怎么打造過硬的品牌,這個方面我們怎么下功夫也不過。中國世界五百強我們現在76家,但是100個世界品牌中國一個都沒有,這也是一個悲哀,所以中國過去是計劃經濟,現在20多年的市場經濟。法治的問題,企業競爭力問題、企業領導人意識問題都有關系。
主持人:謝謝。有一句話中國宇宙飛船上了好幾次天,同時出現的奶粉問題“說中國的奶粉問題比等天還難”這是一個消化。品牌的核心的本質是品質。
鄭元豹:現在的話題變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經過十幾年的風風雨雨,我們現在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微小企業,真正的中國的質量提升,一是提高質量標準,二是質量投入的設備。三是檢查監督要加強。我們現在兒童玩具,做給美國的產品是沒有毒的,做給中國的是有毒的,后來商家說國外的人無毒的,給中國的有毒,他說標準就是這樣。我就按照標準做,所以我們的標準是特別重要,我們企業標準要高。你搞品牌、搞質量,不搞質量你品牌保不住。第二一個企業從小做起,剛剛開始從6戶開始,現在58了,現在的產品。所以我們的質量有售前、售中、售后。寧舍數量不舍質量。我們的質量一定要企業制訂標準。美國是技術國家,德國是技術質量標準國家,美國的產品在德國不承認,德國的產品在美國也不承認。
主持人:謝謝,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標準,第二加強監管。管理質量不是一種理念,而更多一種行為。
葉正良:我說一個觀點,最深層次的原因,大家知道我們這瓶水現在賣9.8元,我們的奶粉大概是1塊多,不如一瓶水。我們有注射劑他是在百集的環境,要換七次衣服,做出來以后注射劑也賣一塊多錢,這個事情是怎么造成的?醫藥領域降價已經降到十幾輪了,現在還要降,昨天新聞還在報道。我們的國家,剛才老總講的,就是如何加強市場引導。有幾個問題我們需要平衡,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有幾大力量要互相制約,一個是國家的法律,第二輿論的監督,第三國外是立法和政府分開,我們這里應該怎么辦,我們除了理論監督和政府法律之外,我們要發揮我們行業聯合體的作用。從我們自身做起,我們一個誠信的企業做高品質的東西,比方說今天我們有企業聯合會,他的更大作用是聯合起來發出聲音和政府對話,把我們的聲音和政府溝通,取得我們由于降低價格、國家要求等等更科學的發展,這是我們現在需要的,我們國家經濟提高的重要方面。一個產品經過幾天幾個幾百個環節,一個關節都不能出差錯,整個質量體系的建立設計很廣。我也希望進一步發揮聯合會的作用,把我們國家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質量做好。
主持人:謝謝葉總給我們中國企業聯合會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成為真正聯合的組織,企業首先自律,然跟國家政府層面對接,我們中企聯到趙主任也在這里,中企聯不光是在這里開會,真正的起到企業內部、行業自立內部公約等等,這樣的一個機構。
任賢金:剛才講到德國的品質,在1887年的時候,德國制造是劣質品、廉價品的代名詞,但是德國通過10年時間,發憤圖強品質超過了英國時間轉了63年多1950年,戰后日本制造,也是一個比較低價質量差的代名詞,這一年他們邀請了美國的質量大師戴英到日本去,專門就談質量問題,在美國花了幾十年沒有理解透徹的問題,在日本一年就理解透徹了,時間過了63年,1950年到今年到2013年,所以我想,中國制造是不也可以從2013年開始我們轉變,其實不是做不到,完全能做到。出去大企業能夠積極做表率,如果我們像查酒后駕駛一樣查質量,我想中國制造質量一定能上去。
主持人:剛才大家都笑了,說到兩個63年,正好這么巧,德國之后的日本,日本之后如果是中國,也應該是63年的間隔,德國是花了10年時間,日本才花了4年,中國不知道花多少時間,我估計不會比德國和日本快多少,因為中國太大了,但是不管怎么樣我們已經開始重視質量了。我主持過了很多論壇,但是打造質量競爭力,以前講核心競爭力講得很多,真正把質量作為競爭力,這是中企聯載質量上開始重視,這是一個好的跡象。最后給大家一次機會闡述一下一句話闡述今天發表的觀點。我們請孫總這邊開始。
孫金熙:全員參與、全程控制,持續改進。
樊小剛:質量我們去重視它,對我們國家,對社會、對企業、對個人,都會給大家一個小的信息,關注質量,質量大師壽命很長,戴英活到94歲,我們國家的質量大師劉院士也是90多歲。
任賢金:……
葉正良:從我做起來,打造高質量的醫藥健康產業。
鄭元豹:……
傅軍:好產品,是市場的呼喚,好質量是人們的呼喚,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力量,打造質量競爭力,才能實現中國夢。謝謝。
主持人:太好了,已經提升到中國夢的高度了,不愧是全國政協委員。我們六位嘉賓講了這么多,我作為一個質量的研究專家,我用八個平衡來總結。第一個質量要注重質和量的平衡。第二,強和大的平衡。第三,創和新的平衡。第四,銷和售的平衡。第五,管和理的平衡。第六,人和財的平衡。很多企業有很多人,但是真正的才能的人有多少?第七個,文和化的平衡。很多企業有很多文字,但是沒有化為員工的實際行動,光有理念、觀念斗爭沒有華威士忌形成。第八個平衡,危和機的平衡。中國的質量問題都是由于危機的產生引起行業、政府重視。能不能真正的轉為為機危和機平衡,真正做到,我想中國企業的質量管理會上一個臺階。
最后大家用熱烈的掌聲對六位嘉賓的真知灼見再次表達我們我們衷心的感謝。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