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下面請埃森哲公司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楊葳女士演講。
楊葳:
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企業家代表,大家下午好!埃森哲長期致力于為企業實現卓越的績效,并且實現基業常青進行研究,在全球研究的方法和基礎上,從07年我們開始研究中國企業成就卓越績效之路,在過去的4年中,我們和中企聯合作,一起對中央大型企業進行了調查,并且跟蹤,從07年研究了實現可持續盈利增長報告,09年探討如何走出全球的經濟危機,到中國企業全球化之路以及打造國際的競爭能力,緊隨中國經濟發展的脈搏,在全球經濟動蕩的背景下,希望為中國企業可持續增長以及國際化的發展提供真知灼見。
今年我們將推出一個新的報告,從順風啟航到動力遠航,我們研究的結論是在后刺激時代,浮夸的增長已經落幕,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的能力,中國企業都處于關鍵的時期。發展轉型成為眾多企業領袖必須深刻思考,并采取行動方案的戰略選擇,而轉型的成功依賴的是企業內部核心能力的打造。
今年上半年我們與中企聯一起對中國的大型企業進行了調研,結果表明,將近90%的企業家表示,現在的經營環境非常嚴峻,企業的生意越來越難做,這個調查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成本的壓力,二是市場競爭以及客戶需求升級的壓力。
同時我們也對中國的各個行業在過去05年一直到11年績效表現進行了跟蹤,在08年金融危機之后,企業收入和利潤的增長都已經展現了下滑,在09年4萬億投資計劃的刺激下,09年到10年的表現增長非常強勁,但是到了11年,我們看到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都明顯地放緩,一切事實表明,中國企業遠有的低成本時代已經結束,中國企業將逆風而行。
我們看到勞動力的成本在過去幾年中一直處于非常高速的增長,每年以將近20%的速度增長,到2011年中國勞動力成本是這些國家的14.6%,如果我們考慮到勞動生產率的因素,實際上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99%,考慮勞動生產率,中國勞動力成本已經是香港的2.3倍,財務費用大幅上漲,自然資源成本增加,而且我們需要為知識產權付出成本。
除此之外我們還面臨其他的挑戰,比如說人民幣的升值為出口競爭力下降了20%,由于過去的幾年過度投資,產能過剩、競爭加劇,企業依賴政府的政策進行盈利的空間越來越小,環境和碳排放給企業造成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樣的嚴峻外部挑戰下,中國企業戰略性的轉型是必然的結果。我們研究下來,我們看到,從中國以及國外的轉型企業,整個轉型可以分成兩大類以及四個途徑,兩大類是捕捉價值機會和管理機制的威脅,四個途徑是指地域的擴張,所謂地域擴張就是把企業在原有成功的市場中以及客戶群中成功經驗復制到新的區域以及新的客戶群中,業務組合的調整就是企業如何拆分原有的業務,增長新的業務平臺,更好地適應經濟環境帶來的變化和競爭的挑戰,產業鏈的控制是企業在原有的產業價值鏈上進行整合或者上下移動,重新定義自身的競爭優勢,應對同質化競爭的挑戰,商業模式的創新就是重新定義盈利模式。這四種途徑我們可以看到,它是對價值主張從復制成功到完全顛覆性創新的影響,所謂的價值主張就是企業能夠結合自身的優勢,聚焦市場、聚焦客戶,挖掘客戶的深層次需求,而打造出自己獨特的經營哲學。我們也看到在企業的轉型過程中,很多企業進行了多方面途徑的轉型。無論是哪種途徑的轉型,我們都發現,如果企業轉型成功,更主要的是打造自身的競爭優勢,打造自身的核心動力,這也是企業成功轉型的基石。
打造自身的優勢,獲得發展動力,我們可以把它解釋為四個方面:一是企業洞見未來的戰略布局和規劃的能力。企業的領袖需要持續的洞見未來的趨勢,并結合自身的資源和能力,管理好業務發展節奏以及現金流的組合,不斷延伸和跨越成長的曲線,這其中包含三個層面的組合,第一個層面,首先要管理好維持現有競爭定位的優勢,并且極端地發掘出企業核心業務中所有的潛力。第二個層面是建立新的增長業務平臺。第三個層面則是對企業長遠的未來發展進行關注和嘗試。三個層面要同時發展,齊頭并進,近期中期、遠期統籌考慮,才能夠獲得持久的成長動力。二是成功的企業需要打造貼近市場需求獨特能力,所謂獨特的能力就是企業在洞見未來市場發展,結合行業的特性,能夠構建起捍衛自己競爭優勢的能力。三是要實現快速的盈利,企業需要建立成熟、高效的管理運作機制,通過這樣的運作機制,不斷復制原有的成功經驗到新的領域和新的客戶中,快速獲得轉型的成功和盈利。四是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能力,商業模式創新是一套系統化的工程,從洞察客戶價值主張入手,整合自身的資源,才能夠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根本轉型。
對大企業的調查中,我們也發現,從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到,轉型的關鍵成功還是領導蒞和最高領導層的堅定信念,通過研究指出,支撐轉型關鍵成功有四大關鍵要素和重要的基石,所謂四大成功要素,領導者對轉型承諾和推動,領導者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由上到下的承諾和控制,更主要的是通過轉換角色,從教練、闡釋、培育視角出發,堅定不移推動轉型的成功。同時組織架構的匹配和運作模式也要跟著戰略轉型以及商業模式轉型進行調節,在人才培養和規劃中,要以新的戰略、新的競爭能力和商業模式定位為基礎,構建和打造未來的人才梯隊,并且合理利用資源,發展現有的人才。精細化的管理,在日常的企業運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轉型的過程中,也會為提供強大的支撐決策以及風險管理的作用,也是在轉型的過程中重要的支撐。企業文化的轉型其實是轉型的一個底蘊,也是企業打造核心優勢和核心能力的基石。在新的形勢下,中國企業轉型是長期和艱苦的過程,每一個企業都會選擇自己不同的轉型路線,歷史表明,中國企業十分有韌性,我們相信通過遠見卓識的領導,中國企業有能力打造核心的優勢,成功轉型,建立國際競爭力,實現基業常青。謝謝大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