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難言太平。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頻遭沖擊,如何穩住陣腳,實現經濟復蘇,成為全球性發展課題。近期我國疫情多點散發,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對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穩增長的壓力加大。面對疫情對供應鏈造成的多重壓力,中國航運企業牢記“國之大者”,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牢牢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全力保障我國內外貿運輸暢通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發揮了“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護航國民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就是勝利——馳援抗疫“平穩有序”。疫情阻斷人的流動,而確保抗疫物資和民生物資運輸“生命線”暢通就顯得尤為關鍵。近期國內疫情多發,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中國航運人發揚“同舟共濟”精神,為共同戰“疫”提供解決方案,全方位保障了我國從南到北的供應鏈穩定,為人民的基本生活和防疫戰斗作出巨大貢獻。在疫情防控攻堅戰中,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簡稱“中遠海運”)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在上海市進入全域靜態管理之后,通過調動航運資源助力物資供應,面對長三角因管控升級造成的公路運輸壓力,推出集裝箱“陸改水”內貿運輸新通道,同時充分發揮海鐵聯運優勢,保障了上海防疫、重要生產和民生物資運輸。同時,依托覆蓋全國的服務網點,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綜合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運輸解決方案,確保我國各項生產經營秩序不斷不亂。
保持戰略定力——保障供應鏈“穩健抗壓”。穩外貿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航運供應鏈不斷是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轉的基石。疫情暴發以來,面對航運市場遭遇的“史無前例”的困境,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航運企業,中遠海運全力落實“六穩”“六保”,采取增加航線運力、穩定市場運價、保障空箱供給、優化運輸路徑、加快集裝箱周轉等措施,用全球1/18的運力承運了全球1/10的貨運量,在保障我國國民經濟和國家供應鏈通道安全穩定的基礎上,保障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面對國內制造企業因運力短缺無法及時出貨,生產線壓力劇增,以中遠海運為首的航運企業,切實擔負起為中小企業紓於解困,推出中小直客專班專列,幫助中國企業“出海”,為國家“穩外貿”作出積極貢獻。
錨定高質量發展——推動轉型“穩中求進”。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中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穩求進、以進促穩,于變局中開新局,推動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數字航運是全球航運業發展的方向,疫情為航運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打了一劑“催化劑”。為提升服務安全性和效率,在全球范圍內利用數字化手段增強服務價值、確保客戶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上,中國航運企業的新探索已經走在前列,推動了大數據、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航運物流行業深度融合,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嚴峻環境下,日益體現出抗風險優勢。中遠海運牽頭打造的業內首個區塊鏈聯盟(GSBN),以及SynCon Hub電商平臺、智能客服平臺ICSP等多個數字化平臺,為客戶提供集裝箱運輸各個環節的線上服務,讓客戶基本實現全流程的居家“云端”無憂辦公。隨著GSBN平臺的不斷壯大成熟,以區塊鏈技術為依托的“無紙化放貨”功能的不斷推廣,使進口放貨效率得到了質的提升,有利于提升物流效率和促進全球貿易的便利性,提供的“無接觸”服務模式,也有利于疫情時期的健康防護。
大海從不平靜,穩中求進,方能行穩致遠。在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作為“國之重器”的品牌企業,中遠海運切實履行“大國船隊”使命擔當,堅持“穩”的基調,凝聚“進”的力量,護航國民經濟發展行穩致遠。未來,海洋強國也必將是一個航運強國,在奮進“十四五”新征程上,中遠海運必將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航船逐夢揚帆,以世界一流的綜合物流實力,為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和全球經貿往來貢獻中國力量。(作者單位:中國遠洋海運報社)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