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威海臨港區順豐智能分揀分撥中心,環形交叉帶智能分揀線正在蜿蜒運行,一個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快件在傳送帶上極速飛馳著。這個投資1.8億元的順豐智能分揀分撥中心項目正是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在全國布局的第一個全自動化智能分揀分撥中轉項目。

在整個物流大環節中,分揀訂單是最為繁瑣的一環,時長、分揀差錯率直接關系用戶的購物體驗,而順豐智能分揀分撥中心采用六維視覺識別技術實現了全自動分揀,每條分揀線都分布了六維智能掃描儀,操作員只需把快件放上傳輸帶,掃描儀就會自動進行數據識別,將快件傳送到下一個環節的分揀主線和裝車口。“我們中心的智能操作臺可以根據快遞員的手持終端,抓取快件信息,并根據快件的重量、流向等,自動匹配運力,保證快件運輸時效最優、成本最低,并且還能利用遠程語音控制,解決分揀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順豐速運魯東區公共事務高級經理姜鵬告訴記者。
除了有六維視覺識別技術、人工智能操作臺等“黑科技”加持,在這里,順豐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達到3100多項,分撥效能提高300%,日處理快件由10萬件提升至40萬件,年分揀快件量可實現1.5億件,相當于1600名熟練工人的分揀總量,是國內分揀效率最高的分揀分撥中心之一。

順豐智能分揀分撥中心于2021年10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雖然“年紀”小,但它卻從容不迫。在去年面對它的首次“雙十一”購物節“大考”時,得益于全自動化分揀設備等新技術的運用,即便快遞業務量成倍激增,整個分揀中心依舊安靜而高效地運行著。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雙十一”期間,威海產的魚竿日均出港量達5萬件,作為我國著名的漁具制造和銷售集聚地,雙十一到來后,威海漁具產業全面開啟線上銷售,順豐智能分揀分撥中心采用特色的懸掛鏈分揀,不僅占用空間小,而且分揀分撥精度高,為城市物流賦予更多“智慧”理念,服務威海釣具走向世界。

作為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開放早已融入到威海的城市血脈中。近年來,威海臨港區立足于毗鄰日韓的區位優勢,搶抓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政策機遇,大力發展中韓跨境電商業務。“順豐公司從威海口岸發往日韓或歐美地區的貨物,相比原有路線,時間能節省一半,成本減少60%多。”姜鵬介紹道。威海的全國首條“中國—韓國”海運電商專遞,為兩岸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國內至韓國仁川等主要港口雙向直航的海運干線物流服務。依托威海、仁川兩地海港、空港,探索實施的“四港聯動”國際物流一體化建設也為威海的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隨著順豐智能分揀分撥中心運營“漸入佳境”,順豐的冷鏈運輸、魚竿專線、國際快件等全鏈條業務紛紛“落子”臨港區,配合著威海國際物流園的跨境電商業務進一步發展壯大。“下一步,威海臨港區將著力打造‘海運價格、空運速度’的國際中韓海運快件直郵基地,擴大區域電商行業產業規模,推進威海電商經濟再上新臺階。”威海臨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