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6日,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祎遐,新東苑集團總裁陳星言,上海風語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樹玉受邀做客中企視訊周日晚8點133期直播間,與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的劉安、韋佳欣一起,參與周日晚8點“巾幗數智”專場,共論“‘她先鋒’開創數字新文旅”。
“周日晚8點”由《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出品,于2020年4月12日正式上線,每周日更新,是一檔管理者共創的系列直播節目。此次周日晚8點第132期由中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婦女工作委員會、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共同主辦。

數字文旅或成旅游業“新潮流” 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隨著國民急劇上升的“旅游熱情”,國內旅游業迎來“新高峰”。數字技術、AI科技的出現也讓數字文旅在旅游業中掀起新潮流。“數字文旅包含兩個內涵,一是文旅產業,二是數字經濟。”曹祎遐介紹,“數字技術對文旅資源有著激活作用,文旅產業則賦予數字技術文化內核,兩者相互作用,互相成就。”她認為,文化是能夠與靈魂相連的東西,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文化是文旅產業的特色所在,數字文旅應用數字技術講好當地的故事,體現當地的精神與文化內核。
“數字文旅需要避免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張樹玉指出,在多數博物館和展館中,所謂的“智能講解”與“AR介紹”只是將原有的內容進行手機端對推送。大量地標性建筑的數字藏品背后,有著未被發掘的內涵。“目前,文旅行業的智能化還有很大一段路可走,數字文旅不僅要呈現美景,更要和文化進行深度綁定。”張樹玉認為,呈現更深度的文化是未來數字文旅的重點發展方向。
“作為文旅人,在代言一座城市或一種文化時,我們應該要擔負更多的責任與使命。”陳星言表示,文旅產業中,傳統文旅也好,數字文旅也罷,其給旅客帶來的都不僅僅是消費。“文旅是傳播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的重要渠道。”陳星言認為,文旅人在做旅游產品、旅游服務的同時,要“講好地方故事”,深度開發文化旅游產品,并用數字科技賦能該類產品,讓更多旅客能夠更好、更深地觸達當地文化。

數字手段賦能傳統旅游業 隨著元宇宙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正在實現“足不出戶也能身臨其境”的新型旅游。即使目前虛擬世界代替不了現實世界,但“元宇宙旅行”為身體不便于出遠門的游客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張樹玉表示:“人工智能再怎么好用,也只是作為助手而已。”隨著元宇宙的不斷發展,各種“新概念”層出不窮,張樹玉認為,在所有人追求技術高精尖的時代,專注內容的企業反而更受到大眾青睞。“受眾開始更傾向有深度的內容,這是一個良好的趨勢。數字文旅也應產出相應的內容,以滿足受眾對內容對需求。”
“文化是一個內容生產的行業,而內容是一種價值認同。”曹祎遐認為,文旅行業想要消費者為文創產品買單,需要深化內容的深度。她提出,真正的數字技術與產業結合,需要以現實為導向,融合實體產業,通過數字技術的研發,去解決一系列的實際問題。
“文旅需要跨界。”陳星言認為,上海作為商旅城市,需要盡快挖掘各行各業的精英進入文旅產業,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帶動產業發展。“想要發展數字文旅,你首先可能要成為一個數字專家,才能用好數字技術賦能文旅產業。”
本期節目在熱烈的討論中圓滿結束,三位嘉賓一致認為,女性在文旅行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力量,作為“先鋒”,她們希望有更多女性可以加入文旅行業、數字文旅中,用更好的技術、更深度的內容,為國民呈現更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