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高樓起于夯基,千尺大廈撐于棟梁”。高質量人才隊伍是撐起企業向前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集團公司黨組將“人才強企”列為“四大戰略舉措”之首,長慶油田也持續深入實施人才強企工程。長慶油田采油五廠緊跟集團公司、油田公司戰略部署,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構建完善“生聚理用”人才發展機制,統籌“管理、技術、技能”三支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為全面推動姬塬油田高質量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聚焦選育管用,“三強”干部隊伍堅強有力 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百年大計,也是采油五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該廠始終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樹導向、強管理,重培養、抓源頭,有的放矢,綜合施策,全力鍛造政治堅強、本領高強、意志頑強的“三強”干部隊伍。
雁行萬里靠頭雁。領導干部是黨的事業的中堅力量,也是管好干部隊伍的關鍵一環。為此,該廠全面加強兩級班子建設,從思想政治建設、整體功能發揮、積極履職盡責方面入手,讓班子管理更加規范。兩級領導班子堅持“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督著一級辦”的原則,直面現場、幫扶指導,構建了服務一線的長效機制,形成了“靠前指揮做表率”的運行格局。
該廠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樹立講擔當、重實績、重實干、重基層的選人導向,嚴格油田公司“三個1/3”干部選用要求,選優配強、科學配置基層班子。堅持把基層一線、重點項目、關鍵崗位作為年輕干部鍛煉的主戰場,把崗位交流、輪崗鍛煉作為干部培養的主要手段,不斷規范基層干部選聘,嚴格實行民主測評、公示公告、報批報備等各項選用流程,確保基層骨干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目前,全廠“80后”三級管理人員占比達到70%,“85后”達到24%,老中青干部梯隊逐步形成。
治企之要,在舉人、更在用人。該廠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實行“周度查崗、動態報備、月度通報”檢查機制,助推干部作風持續向好。強化能力素質提升,突出擴“容”提“質”,利用干部培訓學校,分類、分專業組織基層骨干和黨支部書記培訓210余人,提高干部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和崗位履職水平。同時,完善以業績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推行基層領導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激發廣大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活力。
堅持內核提升,技術人才作用不斷發揮 隨著油田開發難度增大、科研項目要求提升,更加凸顯增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使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該廠從持續深化“雙序列”改革、加強專業素質提升,強化骨干作用發揮等方面入手,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油田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技術人才支撐。
該廠持續深化專業技術人員“雙序列”改革,進一步補充擴大二三級工程師崗位序列,補充基層單位二級工程師4名、三級工程師A崗13名。堅持年度考核民主推薦與基層黨政領導推薦相結合,加大高學歷操作人員中技術人員培養,建立起層級有序、動態管理的專業技術人才儲備庫。同時持續完善以單位業績為主、技術指標為輔,一二級工程師+單位領導交叉評價的技術人才考核機制,著力建設專業扎實、勇于創新、接替有序的技術人才隊伍。
不斷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工作,建立起“內外”雙向培養機制,對內實施兩所輪崗交流、“一人一策”定制培養、“一對一名師帶徒”等舉措;對外與三院、公司各相關項目組開展技術難題對接,聯合石油院校開展專業人才培訓交流,穩步提升技術隊伍質量。同時科學搭建地質動態、井筒動態分析,技術論文競賽、數字化專項競賽等“賽馬”平臺,涌現集團公司競賽榮獲個人金獎1項、油田公司競賽奪得1金、1銀、4銅,公司級創新人才獎2人、青年英才獎2人,技術隊伍質量得到穩步提升。
此外,該廠聚焦關鍵技術、穩產基礎和成果轉化等領域,不斷強化技術骨干作用發揮,圍繞油田效益穩產、綠色低碳轉型,引導技術干部參與黃3區CCUS示范工程、欠注井治理、套損井防治、重點油藏綜合治理等重大項目建設30余項,取得新能源五大標志性成果,形成科研攻關10項特色技術、新工藝新技術試驗15余項,有效促進了骨干人才作用發揮。
突出素優能強,技能人員素質持續提升 目前,采油五廠共有操作崗位員工2800余人,其中技術工種持證率98.6%,擁有現有技師、高級技師116人,對比去年人員增速達20.8%,技能人才的層次和結構都得到明顯提升和改進。這得益于該廠聚焦培養高精尖、復合型技能人才目標,努力打造技藝精湛、技能超高、素質優良的石油鐵軍所取得的成效。
為了確保全廠人員基數最大的技能操作隊伍水平穩步提升,該廠不斷完善技能人才管理機制,制定下發包括高技能人才培養、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等10項重點工作措施的《第五采油廠提升員工勞動技能素質工作方案》,突出“獎勵為主”的考核激勵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兩級承包工作成效與績效考核掛鉤機制,明確操作技能員工從“初級工”到“技能專家”八級成長通道,確定了一線“星級員工”、作業區“崗位魯班”、廠級“金牌工人”評選機制,不斷激發技能人才隊伍活力。堅持把技能競賽與生產建設、技能培訓、考核鑒定、技術交流相結合,通過“以賽代練”“以賽促訓”“以賽促學”,深入推進集團公司、油田公司、廠級三級競賽活動,使競賽真正成為提升技能素質、解決工學矛盾、選拔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
各級各類專家既是業務尖兵,更是技術創新創效的領頭羊。該廠大力推行高技能人才“區站”兩級承包制,74名高技能人才分片承包作業區、中心站,在
“師徒幫帶”、技能培訓等方面作用示范引領發揮。有效實施以“劉成創新工作室”為主陣地的創新工程,組成攻關小組2個,申報廠級創新攻關項目15項,形成創新成果8個,獲實用新型專利14項、油田公司科技進步獎6項,解決一線生產難題26項,完成小改小革成果28項。整合各作業區資源,組建聯盟工作室,把基層創新創效項目與降本增效、科技攻關、技改革新、崗位小發明相結合,解決生產建設重大難題,有效促進了了創新創效成果轉化。
(供稿:盧一姮 王淇 王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