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就必須堅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促進新質生產力大發展。
鎮江國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控集團”),原名鎮江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成立于1996年。作為國有獨資公司,國控集團是鎮江市國有資產投資、運營的主體,主要承擔國有資產市場化運營增值、政府確定的公益性項目投資、投資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等功能,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金融服務、資產管理等三大板塊,打造成為對鎮江產業發展具有核心帶動力、對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具有重大影響力、對關鍵領域具有較強控制力的綜合性國有投資控股集團。
深化改革助力發展
鎮江市國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家軍表示,在新一輪的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國控集團堅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應對挑戰,努力尋求突破,旨在全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功能,并在公司治理、對標管理、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深入探索。
通過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著力解決核心功能不強、資產收益率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到2025年,國控集團將在增強國有企業服務國家戰略和全市大局作用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推動國有企業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上取得明顯成效,在加快建設一流企業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上取得明顯成效,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為鎮江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宣貫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重點與目標
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四大關鍵措施
陳家軍介紹,在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方面,國控集團主要采取四大關鍵措施。
一是優化經濟布局結構,強化對重點領域保障。聚焦金融投資主業,深耕資本市場,優化投資戰略規劃及策略,充分發揮“云帆基金”的引領培育作用,通過專業子基金投資放大國資影響力,進一步撬動杠桿資源,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項目資源,為本地產業發展植入強勁資本引擎。大力推動實體產業發展,推進產業鏈循環暢通,支持和鼓勵國有企業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在細分市場和專業領域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通過加大投入、加強考核、強化激勵等多種措施,推動基礎固鏈、技術補鏈、優化塑鏈、融合強鏈,提升產業效益貢獻度。
“云帆基金”第一次合伙人會議
二是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持續深化生產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縱深推進智能化改造,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推動工藝創新、裝備升級和流程再造,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
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完善人才引育機制,推動實施人才梯隊培養的星“融”計劃和中層骨干淬煉的菁“融”計劃,建強人才梯隊。完善員工評價機制,實施多維度評價,對干部人才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畫像,切實把講政治、有闖勁、重實干、善創造、守規矩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年輕干部職工黨性教育
四是加強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響應能力。通過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以制度建設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公司治理、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提高基礎管理水平。加強風險管控,構建全面風險控制體系,緊盯融資投資、資產處置、項目采購等關鍵領域,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風險。
以新質生產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
在談到近期的熱點話題“發展新質生產力”時,陳家軍總結了三項內容,以新質生產力推進國控集團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金融支撐。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立足鎮江市“四群八鏈”和“876”創新引領工程,瞄準汽車及零部件、新型裝備、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五大投資方向,加強與江蘇省戰投基金、鎮江市產業引導基金的聯動,持續投資、培育、孵化具有行業影響力和科技競爭力的戰略新興產業項目和高科技龍頭企業。通過金融的支持和引導,可以有效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二是優化產業布局。加強產業規劃和引導,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鼓勵企業之間進行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同時,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引進先進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可以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產業結構,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
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梯隊培養的星“融”計劃和中層骨干淬煉的菁“融”計劃,通過項目攻關、培訓賦能、輪崗交流等方式全方位培養優秀人才,暢通人才發展良性循環,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只有擁有了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才能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國企改革面臨的多重挑戰
提到國企改革的多重挑戰,陳家軍指出,首先是制度層面的挑戰,國企改革涉及產權制度、企業治理和管理機制等多個方面的變革,需要對現有的制度進行調整和完善,包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等,尤其是在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方面,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和高層次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起以人才培養和發展為核心的新型人事制度;建立起更加靈活、適應市場需求的勞動用工制度和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是改革深度層面的挑戰,改革不僅要觸及表面,更要深入到各級企業的核心,以確保改革的全面性和徹底性。在改革過程中,如何處置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提高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等各類問題,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要求改革者具備高度的智慧和勇氣,敢于面對各種困難和阻力,推動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們需要深入分析各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推動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向更加高效、靈活的方向發展。同時,激發各級企業的創新活力,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鼓勵企業大膽嘗試新技術、新模式,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鎮江國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景圖
最后還有來自內外形勢的挑戰,企業面臨著來自國內外同行的強大競爭壓力。這種壓力不僅體現在市場份額的爭奪上,更體現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客戶服務等多個方面。為了應對這種挑戰,國控集團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市場研究,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從而制定出更為精準的市場策略。
此外,市場競爭壓力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企業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提供更為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注重創新驅動,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作者薄莉莉供稿,圖片由鎮江國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