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宏任
六年前,為促進各國共同繁榮進步,中國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 今年4月25日,就在這個會場,我國舉辦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名外賓應約而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全程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宣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理念。
六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獲得國內及國際社會的熱烈響應,沿線國家和地區規劃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的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諸多理念轉化為行動,產能合作從愿景轉化為現實。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的“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峰會連續第五年召開,在沿線國家和中國相關園區及企業的積極參與下,發揮了深化政策溝通、增進民心相通、推動合作聯通等重要功能,已經成為影響力與實用性漸增的民間力量。
與此同時,世界格局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多變,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個別國家從一己私利出發,動輒祭起關稅“大棒”,使傳統增長引擎對經濟拉動作用減弱,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而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也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迫切需要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讓中國企業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和更有活力的國際國內環境。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以更加深入的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經濟進一步穩步發展,近幾年,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努力優化營商環境”。我們看到,各級政府把優化企業營商環境作為頭等大事,力求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抓住又一次發展的難得機遇。“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通過打造國際化、法制化的公平營商環境,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產能合作,可以更大限度激發國際市場活力、調動中外企業的積極性和社會創造力,扭轉“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投資結構,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和資本,把政府資源更多傾斜多樣化市場主體,打造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綜合“軟實力”。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綜合推進,這其中包括人力資源、金融服務、政務環境、法制環境、創新環境、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建設,這既是各級政府、社會組織的努力方向,更是廣大企業的共同期盼。中國企聯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企業組織,要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和相關機構,充分發揮在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為營造全社會開放包容、互利合作、誠實守信、重商護商的營商環境作出貢獻。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更好發揮制度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中國企聯所屬的《中國企業報》 集團積極響應配合黨中央、國務院號召,自2018年初至今,持續兩年,開展營商環境測評研發工作,組織記者、編輯、企業家代表分赴全國地市縣區和企業園區及轄區內企業,深入一線實地采訪、調研、考察營商環境建設情況并在深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營商環境報告,并推出了《中國企業營商環境(案例)十佳城市》、《 “一帶一路”合作十佳園區》等多項成果。在此,向榮登榜單的單位、企業表示祝賀!希望在座的園區與企業的代表在此基礎上,能夠繼續相互交流,共同學習,深入討論,為進一步優化我國產業園區營商環境,推動實踐“一帶一路”倡議,從而更好地營造企業健康成長和國際化經營的有利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我國經濟和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文根據朱宏任在第五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營商環境峰會上的致辭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