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冶城建分公司湖南永州零陵區凼底鄉衛生院工程交付使用側記
由中國二冶城建分公司承建的凼底鄉衛生院工程是永州零陵區政府致力建設經濟強城、文化名城,打贏脫貧戰的重點工程,同時也是湖南省打造“幸福永州”的重點項目。本工程坐落在具有濃郁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的永州市零陵區,西臨瀟水與207國道線隔河相望,東北與菱角塘鎮接界,南與雙牌縣平福頭鄉、五里牌鄉、茶林鄉相接,北與朝陽街道辦事處接壤,水路交通便利。本工程總建筑面積2560平方米??蚣芙Y構,地上5層地下一層,筏板基礎。主要包括醫療用房、公共衛生業務用房、地下室、門診、病房綜合辦公樓及附屬配套工程等施工內容。工程交付使用后,新增醫療床位90張,從而極大地改善凼底鄉醫療環境和醫療水平,解決了當地居民看病難的矛盾,對零陵區醫療衛生事業邁入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業精于勤,質匠于心。凼底鄉衛生院工程從破土動工到建成投運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解決了墻柱結構混凝土連續澆筑質量控制、復雜結構幕墻質量控制以及醫療設備安裝精度等難題,實現工程全面履約,受到業主的好評和贊譽。工程的順利完工是中國二冶城建分公司長期以來堅實積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更是中國二冶城建分公司對工程品質的孜孜追求。
精益求精 直面難題
肩負著建設人民滿意工程的初心和使命,在工程策劃前期,項目部明確提出“打造醫療衛生系統品牌工程,為零陵區塑造一座地標性的民生工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是非一日之功。施工過程中,由于墻柱等結構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求混凝土的澆筑必須是持續進行,以提高整體性。因此在澆筑過程中,振搗作業必須要能夠完全配合混凝土的澆筑速度,苦振搗不充分不均勻或有些部位沒有進行振搗,造成漏振,就極易形成蜂窩、麻面和漏筋的現象發生。加之工程墻柱混凝土澆筑正值瀟湘兩岸梅雨季節,防裂防滲難度非常大,施工總體布置復雜,管線下凈高控制要求嚴格,管線錯綜分布,如何準確地讓鋼筋穿過鋼結構,避免返工是擋在項目部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幕墻施工中,因為進場石材色澤很難一致,石材厚度不均,如遇到表面滲水,容易變形,造成幕墻墻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陰陽角棱線直線度等超標,視覺效果差,加之安裝程序較多,玻璃的結構膠粘結、掛板制作及型材的切割等加工制作環節維系,使得整個幕墻安裝工程顯得十分復雜。各個安裝環節既要各自嚴格把關,又要緊密配合,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外立面質量隱患。
另一個難點就是醫院的精密儀器多,安裝精度高。拆封后的設備,不僅需要確認儀器部件是否在運輸過程中丟失、損壞,有無碰傷、裂紋、變形等缺陷,更需要根據安裝現場實際情況,增減作業平臺,嚴格遵循安裝順序,確保安裝質量一次成優,不能有一絲的質量瑕疵,確保使用安全。
迎難而上 匠造精品
面對諸多困難,二冶城建人選擇了迎難而上。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團隊始終秉承“共建一流項目,合創品牌價值”的經營理念,始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項目部技術人員加大與設計、業主的溝通力度,主動開展科技質量攻關,經過多次現場實踐和專家論證,把墻柱常規混凝土改為和易性較好的自密實耐濕混凝土。在澆筑墻體和柱子時,改用30型振動棒進行振搗,同時安排人員在模板下部輔以小錘子輕輕地敲打墻體模板,協助混凝土下滑。這一創新,不僅提高了工效,也提高了澆筑質量。工程墻體高、鋼筋密集,施工總體布置復雜,項目部應用BIM技術指導專業隊伍綜合管線布置施工、碰撞檢查、虛擬漫游、凈高分析、復雜節點位置的三維出圖等技術措施,用3D技術模擬施工中的細節,實現各種結構和材料的位置坐標與真實情況完全一致,施工人員只需3D圖紙施工就可以準確地讓鋼筋穿過鋼結構,并在整個施工中沒有出現一次整改,確保施工質量一次成型。
面對幕墻施工中遇到的各類難題,項目部首先把好選材關,好中選優,保證了進場石材色澤一致,不變形。其次為保證外幕墻效果同時避免雨水滲漏的情況,項目團隊經過反復誰,一遍遍地做模型、做實驗,做對比,經過4個方案的優劣分析后,最終確定工程窗上口余板施工采用整體式安裝的施工方法。該方案實施完成后,幕墻石材一次性通過五方驗收。業主和監理及管理公司一致認為使用整體式石材不但提高了材的安裝效率,更提高了成型質量。在后來的各項驗收過程中,專家均點贊建筑外墻、石材幕墻安裝平整牢固,色澤均勻一致,線條順真,膠縫均勻,幕墻整體觀感質量達優。“這么大的石材幕墻面積,項目部做的這么均勻,真是了不起”。由于項目團隊始終堅守質量,嚴把質量,精益求精,工程提前一天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標,相繼完成二次結構、裝飾裝修、水、暖、電、電氣安裝等施工任務,工程經業主、監理驗收順利交付。
前路漫漫,征程無限。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中國二冶城建人還將繼續鏗鏘邁步,砥礪前行,以更加負責的態度、更加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社會奉獻更多的精品工程。(中國二冶城建分公司 索慧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