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8日,以“推進人智協同,共促數字職教”為主題的第十屆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論壇在新鄉舉行。本次論壇由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未來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承辦,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協辦。
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名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各專委會成員,300所職業院校領導、教學管理人員、信息化部門技術人員,共800余人參加了論壇。32位專家學者、職業院校領導、企業家分別在一個主論壇、三個分論壇、五個專題論壇上做了主體報告。
開幕式由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王鈞銘主持,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呂冰、新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瑞霞、新鄉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林、華中師范大學人工智能教育學部教授吳砥為開幕式致辭。“第十屆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論壇是職業教育領域的一件喜事,也是河南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歷程中的一件大事。”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呂冰說,數字化管理不僅僅是塑造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也是數字化時代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更是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發展的需要。河南省教育廳將加快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數字化教育引領,為建設數字教育現代化強省貢獻更大力量。
教育部教育數字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楊宗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教授韓錫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公共平臺處處長張鵬等專家學者出席本次會議并發表了演講。
主旨報告環節,楊宗凱以“智能技術賦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為題,指出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要聚焦數字專業化、專業數字化,以價值為先、能力為重,培養面向智能時代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他表示,僅僅將數字化對教育的影響理解為“賦能”是不完整的,其深刻含義在于變革和再造,數字時代的職業教育要發展聯結、開放、共享、敏捷的個性化教育,要以培養未來的工程師和數字技術專家為目標。
韓錫斌教授圍繞“縱深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形勢與對策”這一重大議題,介紹了當前職業教育數字化發展的新形勢、新進展、新對策。借論壇契機,《職業教育數字化發展報告(2023)》正式發布,該報告以中西部2000多所職業學校為樣本,呈現了職業教育數字化的發展成效,分析了存在的問題與挑戰、并提出對策建議。韓錫斌表示,要解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問題與挑戰,要從四個方面縱深推進,包括從政府驅動的單一發展思路轉向上下聯動的生態化發展思路,從項目導向轉向需求導向,從資源共享導向轉向面向學習成果導向,從全面建設轉向單點突破、不斷迭代,要匯聚眾智,不斷推進人智協同教育教學生態建設。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公共平臺處處長張鵬就“推進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提升職業院校數字化治理水平”這一主題,表示當前教育部高度重視職業院校數字化建設,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承擔著職業院校數字校園中臺對接的支撐保障任務,未來仍將以鮮活數據動態監測職業教育數字化發展,完善院校中臺數據標準規范,進一步服務院校的數字校園建設。
天津大學教育學院潘海生教授以“職業教育產教融合VLF生成式大模型原理與應用場景”為題,指出職業教育走過了從工學結合到校企合作,再到產教融合的階段,職教人才培養要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對接產教需求是關鍵,職業教育專業具有跨界屬性,要匯集產教兩端數據,與時俱進地生成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
吳砥教授圍繞“教師數字素養評價與發展”這一主題,指出當下職業教育發展對教師數字素養提出更高要求,并對教師素質素養的界定做了新的定義:適當利用數字技術獲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評價數字信息和資源,發現、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優化、創新和變革教育教學活動而具有的意識、能力和責任。對于職業院校而言,他提出還需加強數字化教學的實踐和實訓環境,多層面強化教師數字創新意識,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支持。
張林教授圍繞“AI技術賦能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這一主題,指出了當前職業教育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難題,如目標體系不健全、課程與思政難融合、教學資源顆粒度不夠、缺乏個性化教學與評價等,并提出當前AI技術的發展為課程思政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如何通過人工智能找到專業知識和思政目標的聯結點,是職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亟需突破的問題。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校長聶強以“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人才培養”為題,分享了該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和實踐。他認為,職業教育作為社會人力資源的主要供給者,具有新科學技術知識的社會傳播、科技服務等功能,要積極推進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數智化、模塊化、個性化,做好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新職業四個方面的對接。
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離不開企業技術的支撐與融合。論壇上,華南師范大學教師發展中心資源部主任杜炫杰圍繞“AI賦能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應用場景探索”這一主題,介紹了“AI+自動攝錄、教學互動、資源建設、實訓示教”等職業教育數字化應用場景。
7月18日,在3個分論壇和5個專題論壇上,20位專家圍繞“人工智能與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與數字校園及數字治理”“智能教學與教師能力”“數智人才引領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如何提高職業院校教學管理水平”“AI賦能,構建智慧職教新場景”“數字驅動,智鏈未來”“職業院校數字化轉型行動研究課題總結研討”等8個主題展開研討。
第十屆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論壇閉幕式由韓錫斌教授主持。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王鈞銘對本次論壇進行了總結,指出,本次論壇涵蓋了國內外教育數字化的最新理論與實踐、數字時代人才培養目標的重構與培養模式的變革、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策略與路徑等多個方面,教育數字化正在從數字技術融合傳統教學走向人工智能變革傳統教學,新職業的涌現和傳統職業的消失正在成為職業發展的新常態,要更加注重數字時代學生個人綜合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培養,并希望每一位與會者都能成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踐行者和推動者。
第十屆論壇承辦單位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夏錦紅提出,此次論壇的舉辦,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高端平臺,更是對我們學校信息化建設成果的一次全面檢閱和推動。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學習環境,聚焦廣大師生信息素養的不斷提升,盡快構建更加開放、靈活、敏捷、高校的智慧教學體系。
該論壇的成功舉辦,為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有助于推動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促進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