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至22日,由瀾之教育基金會、民盟中央婦女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體育部、民盟清華大學委員會、民盟北京大學委員會承辦的“資中女足進清北”活動成功舉行。活動以“加強足球青訓?青少年女足發展經驗交流與未來展望”為主題,旨在探索教育與體育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的資中女足培訓是四川省體教融合的一張靚麗名片,38年前的資中女足隊員,用簡陋的背簍裝下她們簡陋的訓練裝備,也裝下了她們美好的期盼和未來,以“背簍女足”之名走進大眾視野,她們憑借著對足球的熱愛和頑強的毅力堅持著,并在女足領域取得了令人側目的優異成績。如今,“背簍女足精神”繼續激勵著新一代資中女足十五六歲的姑娘們不斷成長,也發展形成了“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科學訓練、追求卓越”的新時代鄉村體育的“背簍精神”。
21日下午,全國政協常委、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四川省委會主委劉旭光出席在清華大學北體育中心之家舉行的“資中女足進清華”經驗交流座談會并講話,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蔡光潔,四川省涼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周仕倫,四川省政協黨組成員、辦公廳副主任、機關黨委書記趙亮,清華大學體育部黨委書記馬新東,四川省內江市政協副主席、民盟內江市委會主委鄧國軍,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婦女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院長李瑋,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婦女委員會副主任,民盟清華大學委員會主委史琳,北京大學統戰部副部長李曉鵬、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工會教師足協主席許斌等嘉賓以及資中女足隊員和教練員共約八十人參會。
劉旭光在講話中,首先對前來參加活動的資中女足表達了誠摯的歡迎。他衷心感謝瀾之教育基金會、民盟中央婦女委員會以及清華大學體育部,憑借公益的強大力量,為資中女足的姑娘們搭建起這次無比珍貴的參觀學習平臺。此次活動意義非凡,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背簍女足”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與清華大學“無體育,不清華”的優良傳統實現了深度共鳴、有機融合,深刻體會到在新時代背景下,體教融合、鄉村振興以及民主黨派擔當所蘊含的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而今天這場活動,恰恰是新時代體教融合的一次生動且富有成效的實踐展示。以體育為有力支撐,賦能教育發展;借教育的豐碩成果,反哺鄉村建設。四川,作為西部的人口大省,正全力以赴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大步邁向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體育與教育的深度交融,無疑會為鄉村發展注入全新活力。事實證明,一支充滿活力與拼搏精神的足球隊,能夠全面帶動一所學校的體育氛圍與教育理念提升;一群心懷夢想、努力追夢的少年,足以影響和激勵一代人的成長與奮進。
作為以教育為主界別的民主黨派,民盟四川省委會始終堅定不移地將 “推動教育均衡發展” 作為履職的核心與重點。從持續開展的“農村教育燭光行動”到“盟愛光明行”,從扎實推進教育幫扶工作到積極投身體育公益事業,我們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而人才培養的根基則在于實現教育公平。劉旭光滿懷期待,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社會力量聚焦四川鄉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培養以及賽事體系完善等關鍵領域,讓承載著拼搏與希望的“背簍精神”,在廣袤的巴蜀大地持續傳承、熠熠生輝。
馬新東教授以《競技體育中的運動生理學實踐應用》為題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開課。他通過“無體育不清華,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清華體育精神開場,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科學訓練方法在競技體育中的實際應用,強調了身體機能與心理素質協同發展的重要性,給在場隊員們和教練帶來了極具啟發性的震撼,引起了現場觀眾的共鳴。
許斌教授在《足球運動與科學》的主題演講中提出用科技手段支持青訓發展的先進構想。
資中女足代表王晨西分享了從日常訓練到賽場拼搏的艱辛與榮光,也表達了在成長路上對指導、資源和平臺的渴望,贏得了與會者陣陣掌聲。
座談會由民盟中央教育委副主任、瀾之教育基金會常務理事張雯松主持,他首先介紹了基金會在青少年體育教育領域的實踐探索,強調教育與體育協同發展對青少年全面成長的關鍵作用。
座談會后,資中女足和清華大學女足、教授足球隊聯隊在清華大學歷史悠久的西大操場舉行了友誼賽。賽前,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原第一副主席、瀾之教育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張梅穎,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民盟中央代理秘書長、宣傳部長張峰,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過勇等親臨現場并為隊員們加油鼓勁,張梅穎和過勇為友誼賽開球。比賽中,資中女足姑娘們展現出良好的技戰術素養和團結協作精神,清華女足和教授聯隊則以嫻熟配合與豐富經驗穩扎穩打,比賽精彩紛呈。
活動當天上午,資中女足參觀了清華園。漫步百年校園,隊員們沉浸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領略著清華精神的魅力與時代風采。此次參訪不僅拓寬了隊員們的視野,也在她們心中埋下了一顆顆關于夢想與奮斗的種子。
22日上午,資中女足隊員和教練員們前往北京大學進行參訪學習,她們參觀了北大校史館和邱德拔體育館,對體育科學化、專業化發展有了更深認識。
上午十點,由民盟中央婦女委員會和瀾之教育基金會主辦的“資中女足進北大”經驗交流座談會在北京大學五四運動中心召開,劉旭光出席并講話,北京大學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魏中鵬、蔡光潔、周仕倫、趙亮、鄧國軍、史琳、張雯松、民盟中央婦委會副主任高輝等和女足隊員們教練員們共同參加,會議由民盟中央婦女委員會主任、民盟北京大學委員會主委李瑋主持。
劉旭光在講話中表示,北京大學自創辦以來,始終秉持“健全人格,體育為先”的育人理念。此次資中女足姑娘們走進北大,正是兩種精神的璀璨交融——鄉村少年的堅韌質樸與北大的厚重包容相映生輝,共同書寫了新時代青春奮斗的動人詩篇。要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這為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北京大學百年來堅持“五育并舉”教育方針,始終將體育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支柱,而今日的活動,正是新時代背景下體育與教育深度融合的鮮活范例——以體育賦能教育創新,以教育反哺鄉村發展,形成雙向促進的良性循環。
作為西部人口大省,四川正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四川建設,積極探索“體育+教育+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徑。我們期待與北京大學深化合作,將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四川鄉村腹地,讓更多像“背簍少年”一樣的鄉村孩子,能通過體育與教育改寫命運軌跡;更期待資中女足的奮斗故事成為燎原星火,激勵萬千鄉村少年勇敢逐夢,在時代舞臺上續寫屬于自己的人生華章。
魏中鵬發表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辭,他深刻闡述體育交流對校地合作與青少年成長的意義,歡迎資中的姑娘們來到這所一百二十七年傳承的包含深厚文化底蘊的大學交流學習,希望“百年北大”和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學術精神能夠給姑娘們帶來更多的心靈浸潤。
蔡光潔指出,體教融合在西部地區鄉村人才振興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小學需要不斷推進加強體育建設和體育改革走深走實,為“五育并舉”做好支撐,為實現“五育并舉”人才培養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她感謝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發揮頭部高校資源優勢,為校園女足發展探索一條體教融合的創新之路,勉勵資中女足姑娘們繼續拼搏、不畏艱難,并多向北大女足的姐姐們學習。
資中女足隊長高媛媛分享了她們從基層起步的奮斗歷程,講述在資源有限、場地簡陋等困難下,憑借對足球的熱愛和拼勁取得進步的故事,感動在場眾人。
北大女足代表黃秀梧也分享了她們在北大的訓練與比賽經歷,表達對資中女足拼搏精神的欽佩,并希望將這種精神融入自身的訓練中。
會后,在五四運動中心操場,資中女足與北大女足進行了一場激烈精彩的友誼賽,雙方球員全力以赴,展現了精湛的球技和良好的體育精神,贏得場邊觀眾陣陣喝彩。
資中女足此次走進清北的行程,是一次全方位的學習與交流之旅。她們不僅在與高校球隊的切磋中提升技藝,更在與專家學者的交流中拓寬視野、汲取知識養分。通過搭建這樣的平臺,讓西部地區的青少年女足運動員有機會接觸更高層次的教育資源與理念,為她們的全面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