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探索更有溫度的基層黨建
山西興縣華潤聯盛車家莊煤業有限公司黨支部
一、案例背景
山西興縣華潤聯盛車家莊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聯盛車家莊煤礦”)位于山西省呂梁市興縣蔚汾鎮程家溝村,南距縣城2.1km,南距呂梁市151km,行政區劃隸屬于蔚汾鎮管轄。礦井始建于1957年,2015年投產,2009年12月經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以晉煤重組辦[2009]112號文批復為兼并重組整合礦井,礦井井田面積6.4916平方公里,核定產能90萬噸。
2019年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綜合各地區位特點、人群特征、服務半徑等因素,整合黨建、政務和社會服務等各種資源,統籌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備、互聯互通的黨群服務中心。這就要求各地依照“黨委領導、區域統籌、多方參與、共駐共建”的方式建設好基層服務群眾的終點站--黨群服務中心,以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加強治理、凝聚力量、為民服務的功能。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華潤聯盛車家莊煤礦黨支部貫徹黨中央和上級黨委決策部署,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大背景,整合資源、統籌謀劃,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示范引領、整體提升,積極推進黨建陣地、服務平臺、活動中心、黨員學校、人才驛站、信息樞紐等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在調度樓入井連廊處,融合黨政工團各機構,建成“1心,9室、1車”:(1中心:黨群服務中心,9室:臺球室、健身室、乒乓球室、理發室、洗衣室、健康咨詢室、圖書借閱室、黨史學習室、文娛活動室;1車:職工意見建議直通車),以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加強治理、凝聚力量、為民服務的功能。
二、具體做法
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工作開展實踐活動,深入生產一線,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
(一)改善工作環境
升級改造機加工車間、綜采、掘進工作面粉塵治理設備,增設除塵設備,進一步降低車間內粉塵濃度。井口輔房設置員工休息區,配備手機充電柜、書柜、凈水機、沙發和茶幾等,讓員工在工間休息時有一個舒適的空間。班中餐變成“加油站” 歷年以來班中餐以發放石頭餅等袋包裝即食品為主,為了讓一線職工能夠吃上熱飯熱菜,召開專題會議部署落實,終于把每一份班中餐變成了一線礦工安全可靠的“加油站”,也讓小小班中餐成了企業與礦工之間的情感橋梁,暖了礦工的胃,留住了職工的心。
(二)提升業務技能
積極組織開展職工技能競賽,設有錨桿支護、開關接線盒故障排查、電焊、CAD繪圖等競賽項目,為廣大職工提供了同臺競技的平臺,大家在實操中查找自身不足,在實戰中取人之長,使操作技能得到了再次提升,進一步激發了工作熱情和干勁;開展專題技能培訓利用職工業余時間,分崗位、分特長、分班次對人員進行批次培訓,開展電工知識、錨桿支護、探放水等技能培訓12次,通過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評比考核,嘉獎優勝人員,激勵技術薄弱人員,形成公司獎技能,區隊抓技能,人人學技能的良好氛圍;免費WIFI全覆蓋,方便職工零距離為便捷職工學習生活,實現了礦區實現無線WIFI網絡免費全覆蓋,職工們不花一分錢便可以輕松上網,在“足不出戶知曉天下事”的同時,更加方便查閱工作與生活的信息。
為著力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熱點問題,當好職工的“衣食父母”,不斷提高服務職工的能力。
(三)關注職工生活
標準化職工宿舍 對職工宿舍進行了標準化改造,為職工配備了衣物柜、學習桌椅、熱水壺、洗衣區等設施,并按照標準化宿舍進行日常管理,為了給職工提供安全衛生、文明舒適的居住環境;標準化職工洗衣房 本著服務職工,服務生產,確保安全的理念,綜合調度樓建設了洗、涼、干燥、縫補一體化的職工洗衣房,一人一柜規范管理,確保每一位職工每天穿干凈、完好、干燥、舒適衣物上班,保障安全生產;標準化職工餐廳 為了讓職工吃上可口的飯菜,對餐廳進行體制改革,堅持“無盈利”的初心,對職工餐廳環境和飯菜質量的進行了全面改善。以健康營養為出發點,調整了膳食結構,每日更新菜單,滿足了職工對不同口味的需求。同時,為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每餐免費為職工提供“清熱降暑”的綠豆湯。飯菜花樣多、營養足、價格低成為了餐廳的一大特色,吸引了更多的職工前來就餐。
(四)關愛職工健康
積極聯系當地轄區衛生院為全礦職工家屬進行疫苗接種,累計接種1200余人次,構建了防疫屏障,為企業安全運營提供了強有力的疫情防控保障;開展年度體檢工作,增加日常血壓測試、小傷包扎處理等醫療項目,使600名職工及時準確掌握身體健康狀況,以便加強自身健康管理;增設“職工書屋”,增加文體、棋類用品設施,重新修繕籃球場,為職工補充“精神食糧”和強身健體的設施保障,促進身心健康共同發展。
為積極踐行央企責任擔當,切實把為群眾辦實事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做在平常。
組織黨員代表開展“幫扶助困”主題黨日活動,“六一”兒童節慰問興縣蔚汾鎮程家溝留守兒童,鼓勵在讀學生好好學習;“八一”建軍節慰問抗戰老同志,祝福老同志身心健康,并為他們發放慰問品。
組織團員青年代表開展“重陽敬老”主題團日活動,走訪困難職工家庭的留守老人們,為他們送去米、油、牛奶等生活用品,詢問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及生活起居情況,進一步增進團員青年尊老、愛老、助老的意識,架起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連心橋”。
組織黨員干部、工會會員、青年職工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主題活動10余次,炎炎夏日,為奮戰在一線的職工們發放涼茶、西瓜等防暑降溫物品;肅肅寒冬,為職工提供姜茶、手套、毛巾等防寒物品,把黨政溫暖送到了一線崗位,把關懷送到了每位職工的心里,激發了愛崗熱情和工作積極性,為實現礦井安全生產起到了推動作用。
組織黨員干部、技術能手開展“穿山越嶺”為地面鉆探“提速換擋”主題黨日活動,在車家莊礦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保障礦井持續穩定發展,積極推進地面鉆探工作,烈日炎炎,驕陽似火克服重重困難,在高差210米的情況下,安裝供水管路331根,完成1970米遠距離山地供水,經過2天的“戰斗”,鉆探供水系統所有設備全部運轉正常,保障了鉆探工作順利進行。
三、取得的效果
通過建設黨群服務中心,融合煤礦黨政工團服務職工的職能,把組織陣地下移、服務窗口前移,讓職工群眾第一時間找到組織,貼進職工服務,近聽職工心聲,發揮煤礦黨工團組織聯系群眾、信息傳遞、宣傳教育、志愿服務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加強治理、凝聚力量、為民服務的作用,讓廣大黨員群眾、在黨群服務中心得到“充電”“補能”,營造一種黨建、企業管理、職工休閑于一體的和諧環境,促進礦區和諧穩定發展。
一年來,車家莊煤礦立足實際,不斷完善、提升、豐富、充實各級黨群服務中心功能設置,推動形成貼合實際、各具特色、上下貫通、務實有效的黨建工作網絡,著力將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為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的“橋頭堡”,組織黨員、凝聚人才、動員群眾的“連心橋”,領導企業治理、推動創新發展的“前沿哨”,各類信息資源、各種服務資源的“匯集地”,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黨群服務中心已成為該礦服務黨員群眾、服務改革發展,提升組織力,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載體和平臺,真正讓廣大黨員群眾在身邊看得見黨的元素,聽得見黨的聲音,感受得到黨的力量和溫暖。
案例研究組成員:劉高峰、徐健、梁永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