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各種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近期,“百萬保障”騙局頻繁出現,給不少人帶來了經濟損失和心理傷害。為此,馬上消費金融通過一個真實案件,幫助廣大消費者揭開此類騙局的真實面目,以免受騙。
今年5月11日晚上6點多,北京的安女士收到一條信息,稱一個快遞包裹放在了她家門口。然而,安女士下班到家后并未見到所謂的快遞,于是回撥了短信所附的電話。電話那頭的人自稱是“某音客服”,告知安女士她曾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無意識地點過一個名為 “百萬保障” 的服務,現在即將到期,若不及時關閉,每年會自動扣費2000元。
安女士很焦急,對方便提出可以幫助她關閉免密支付功能以避免扣費。隨后,安女士按照“客服”的要求,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名為“云客服”的App。
然而,對方并未幫助安女士關閉免密支付,而是利用“云客服”的遠程控制功能,直接操作安女士手機界面,將她多張銀行卡內的資金集中轉移到了一張銀行卡中。更為關鍵的是,在需要輸入支付密碼時,騙子還要求安女士放慢輸入速度并在輸入后停留幾秒鐘,借此通過屏幕共享功能實時記錄安女士輸入的密碼。
在操作過程中,安女士頻繁收到短信驗證碼,盡管心中有疑慮,但在對方的催促和解釋下,她還是繼續配合操作。所有資金匯集到一張銀行卡后,對方又讓安女士下載了一款名為 “DAI-NFC”的軟件,并指示她將銀行卡貼在手機下方。此時,對方已通過手機NFC功能將安女士卡內資金全部轉走。之后,對方謊稱資金已轉入“安全賬戶”,將在 2 小時后返還,并誘導安女士下載網貸軟件申請貸款。
起初安女士信以為真,等到凌晨2點未見資金返還,才意識到被騙。凌晨5點多,她收到一筆25000元“到賬”的短信,誤以為是返還資金,便進行了操作,后來才發現這是騙子遠程操作辦理的網貸。最終,安女士總計被盜刷了3萬多元。
詐騙分子一般會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受害者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購物記錄等,以獲取受害者的信任。然后,謊稱“百萬保障”服務有問題,需要關閉或續費,否則會扣費或影響個人信用。接著,誘導受害者下載屏幕共享軟件,獲取其銀行卡信息、驗證碼等,或直接引導受害者將錢轉入指定賬戶,從而騙取錢財。
? 那么,“百萬保障”到底是什么呢?馬上消費金融溫馨提示您,“百萬保障”是微信支付、支付寶、抖音等主流支付平臺為保護用戶資金安全而免費提供的一項賬戶安全保障服務。當用戶注冊并使用這些平臺的支付功能時,平臺會自動開啟此項保障,無需用戶主動申請。這項服務完全免費,不會要求用戶支付任何費用或“繳費續保”。核心目的是為用戶的支付賬戶提供盜用賠付,若賬戶因被盜用導致資金損失,平臺將按損失金額進行賠付,每年最高可達 100 萬元,且不限賠付次數。另外,作為平臺的安全設置,“百萬保障”長期有效,不會“到期”或“過期”,用戶也無法自行關閉。
所以,為了防止被騙,馬上消費金融為大家梳理了幾點防范技巧:
接到陌生電話或信息,尤其是涉及錢財的,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對方的說辭;
不隨意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或點擊陌生鏈接,更不要開啟屏幕共享功能,防止個人信息和賬戶信息泄露;
不盲目轉賬或支付任何費用,無論對方以何種理由要求轉賬,都要先核實清楚對方身份;
如對“百萬保障”等服務有疑問,應直接聯系官方客服進行咨詢核實,切勿輕信陌生來電或信息;
最后,馬上消費金融再次提示大家,平時盡量多關注一些反詐宣傳信息,增強自身的防詐騙意識,提高識別騙局的能力。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讓騙子無機可乘。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