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進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
在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對于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成果的非公有制經濟、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習近平總書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是我黨支持、鼓勵引導民營經濟健康和高質量發展的“定盤星”和科學指針。
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講話。習總書記特別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這“三個沒有變”給民營企業發展送上“定心丸”,注入“強心劑”,為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重申黨和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企業鼓勵、支持、引導一貫態度的同時,從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完善的角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對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還作了新的重大概括。他強調,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這是我們黨關于所有制理論的最新發展,在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習總書記深刻地指出,高質量發展對民營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民營企業要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這是對民營企業的殷切期望,是對民營企業家的深切要求,必將推動民營企業正視挑戰,勇敢進取,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二、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的行動派
第一,引導民營企業聚精會神創新創業、把發展的信心真正“鼓起來”。多做增強民營企業家信心的事、多干增強市場信心的事。主流媒體對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不良輿論要主動“亮劍”,積極引導,形成全社會推動民營經濟健康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輿論場。
第二,在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把對民營企業公平對待的要求真正“落下去”。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強調要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特別是健全對各類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營造良好穩定的預期。要按照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和該意見“31條”對現行涉及民營經濟的法律法規進行清理,不一致的地方,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依據進行必要的調整和修正。要認真解決民營企業投資碰到的“玻璃門、旋轉門”等問題,消除各種對民營企業在資質、業績等方面的隱性限制與歧視。把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的要求真正落下去,做實干家。
第三,把民營企業參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真正“發出來”。發揮民營企業創新能力,尤其是龍頭民營企業的積極性,支持他們參與國家戰略科研使命,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加快推進科技資源和應用場景向民營企業開放。推動科技人才向民營企業流動。對民營經濟的新業態、新模式,繼續實施審慎包容監管,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更好發展,對存在的問題要歷史地看、辯證地看,不輕易采取過激的整治措施。
第四,引導民營企業家在守主業的底線上“強起來”。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除去政府的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優化環境外,克服發展中的困難、不斷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最為關鍵的還是民營企業要苦練內功。同等重要的市場主體、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等定位,決不意味著民營企業沒有優勝劣汰,絕不意味著民營企業可在政府的支持、鼓勵下無所作為。恰恰相反,政府愈是優化環境、鼓勵支持,民營企業愈要奮發作為、創新進取。
(本文根據馬建堂在“弘揚企業家精神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論壇暨中國企業博物館籌建研討會”上的講話整理,有刪節)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