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時代精華,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途徑。
9月20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工作情況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青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升強,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玉厚,青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毛永強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青島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論述,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青島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重大意義、重點任務、基本要求,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協調機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融入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環節。
在入法入規中體現鮮明價值導向
在法規規章的制定過程中,深入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更好地體現社會價值取向和公民價值準則。比如,圍繞服務和保障民生,出臺全民健身條例、教育督導條例、醫療衛生人員權益保障辦法等法規規章,保障公民權利、增進民生福祉。圍繞歷史文化保護,出臺歷史建筑與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條例、老舊街區改造管理辦法,留住城市記憶,傳承城市文脈。圍繞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出臺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在社會治理中體現鮮明價值導向
一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嚴格執法履行職責觀念,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紀錄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規范涉企執法行為,推行“綜合查一次、一次查多項”,減輕企業負擔,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探索柔性執法、服務型執法方式,將28個行政執法領域382項符合條件的事項,納入青島市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和一般違法行為減輕處罰事項清單。全面落實行政處罰決定和信息信用修復告知“兩書同達”工作機制,引導企業主動糾正失信行為,重塑信用形象。二是加強深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統籌推進美德青島與信用青島建設,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探索開展信用積分應用,開設“美德超市”“信用超市”等美德信用兌換場所,營造“守信有益、信用有價”的誠信氛圍。將核心價值觀寫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等社會規范,塑造共同理念和行為規范。
在司法公正中體現鮮明價值導向
一是推進公正司法。嚴格按照事實和法律辦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加強對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加大涉民生案件的查辦力度,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關系和社會氛圍。二是提高法律服務水平。全市基層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實現全覆蓋,提供公益法律服務7.2萬余件,其中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4.1萬余件。12348熱線面向公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2022年至今解答50余萬人次,排查矛盾糾紛2.1萬余件,調解成功8469件,助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在弘揚法治精神中體現鮮明價值導向
一是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進“八五”普法規劃貫徹落實,學習宣傳憲法、愛國主義教育法、國防教育法、英雄烈士保護法等,使普法過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過程。圍繞群眾反映強烈、侵權案件頻發高發領域進行分類分眾普法,提高重點人群法治意識和依法維護權益能力。二是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打造以“法治青風”為主題的普法品牌,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2022年以來累計開展特色普法活動2500余場次,惠及人群200多萬人,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三是厚植法治的道德底蘊。堅持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精心選樹先進典型,綜合運用宣講報告、事跡報道、文藝作品等形式,深入挖掘和宣傳闡釋守誠信、崇正義的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理念,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典型案例情況
青島市中級法院此次發布的10件典型案例,主要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絡空間亂象治理,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合法權益保障,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等方面,弘揚了“文明”“和諧”“公正”“法治”“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理念。
掃描二維碼查看案例詳情
青島市人民檢察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青島建設典型案例情況
青島市人民檢察院此次發布的10個典型案例,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闡釋,緊扣高質效檢察履職的成效,緊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旨在向社會傳導正確價值取向,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促進道德建設,以公正司法、依法履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掃描二維碼查看案例詳情
(編輯 王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