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土地經過治理后變成草原,后期無需養護和澆水;廢氣處理設備高效凈化不衰減,使用20年后效率仍然保持99%;工業廢水被轉化為可循環利用資源,實現廢水回用和零排放……7月8日至9日,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多家江蘇環保科技企業亮相綠色創新產品展,聚焦生態恢復、環境優化、可持續發展等維度分享最新技術,為助力綠色發展貢獻江蘇智慧。
“經過我們自主專利技術的治理,變‘從生產到修復’為‘從生產到恢復’,大大降低了生態治理成本,真正讓沙漠變成了草原。”江蘇綠巖生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波介紹,在公司參與的河北省張家口荒漠化土地修復治理科研示范工程中,當地荒坡經過1年治理,植被實現自然生長,不需要人工管護,形成了草原小氣候。治理2年后,牧草無需澆水、長勢喜人,荒地變成了草原。
這家成立于2003年的企業,專注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和材料的研發及推廣,倡導“以自然的方式恢復自然”理念。此次展覽上該公司帶來的類壤土技術、植物墊技術等已被應用于國內近千個環境恢復項目。
水質渾濁、垃圾漂浮、附近水泥廠粉塵污染,這些生態問題曾讓張家港市長江堤岸一干河至海螺水泥廠段外圍的居民苦不堪言。張波介紹,公司從水體生物多樣性恢復技術著手,構建水庫過渡帶、淺水區、深水區3個生態子系統,將植物墊技術運用在堤岸防護上,使河道兩邊坡面穩定,恢復綠化。治理后生態效果顯著,該地也成為蘇州重要濕地和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
除了生態修復,多家生態科技企業把助力環境優化、可持續作為發展底色。
“很多廢氣處理設備運行幾年后效率可能就會降低,但我們的塔式蓄熱式熱氧化設備即使運行20多年,處理效率一直保持在99%。”無錫愛德旺斯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翁路露說,該公司專注提供工業廢氣達標解決方案,其主導的塔式蓄熱式熱氧化設備的優勢是高效凈化不衰減,VOCs(揮發有機物)去除率可達99%以上,將企業的安全隱患在前端消除。公司數年來與多家企業廣泛合作,助力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位列中國印刷行業百強的上海一家公司,在2002年建廠之初就引進一臺兩室RTO,該設備歷時20年一直持續達標運行。2019年公司幫助索爾維張家港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安裝了一臺三室RTO,該項目為工廠減少了8個廢氣排口,減少的VOCs達到408噸/年。
此次參展的無錫特瑞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聚焦工業環保除塵和固液分離過濾技術,為多個國家市場提供各類工業過濾產品及專業解決方案。公司與全球多家知名企業合作,在PTEF覆膜、納米涂層等技術功能性后處理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滿足了工業粉塵的超低排放、低阻力、環保節能等需要。
緊跟時代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環保企業著眼長遠,讓綠色力量持續釋放生態效應。
“第一,區別于國內外傳統技術模擬一層結構,綠巖的類壤土技術模擬了兩層土層結構,實現對植被的保護,讓種子能在石頭上生根發芽;第二,可以保護山體,減少地質災害隱患;第三,可以凈化空氣,增加固碳功能形成碳匯。”張波說,過去把工程當作工程來做,現在把工程做成生態效應體,持續釋放生態效應,源源不斷地造福后代。
參展的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同時入選省瞪羚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這次現場展示了工業廢水回用及零排放等技術。公司依托蘇州工業園區外國專家工作室持續研發,包含TMF、DTRO、EDR及脫氨膜等核心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行業。
翁路露告訴記者,愛德旺斯與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成立創新聯合體,與江南大學、東南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進行產學研合作,將繼續擴大研發規模和拓寬人才培養模式。
“一方面我們要緊跟國際國內趨勢,將中國和江蘇技術推廣向世界,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貢獻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在技術上也要通過長期調研和長遠規劃,深耕技術創新以迎接時代新需要。”張波說。
相關稿件